107 去或留?(2 / 2)

“可那花家這麼一來,有上百兩的收入咧……”

“你羨慕?那你也搬走好了。”

“不就說說嘛……”

“我看搬走不劃算。沒聽王爺說了嗎,他還要改造咧。到時候,說不定整個繁花鎮就像個大花園一樣了。”

“對啊對啊,還有繁花學堂,咱家那兩個皮孩子說不定還有機會進去讀兩年……”

“唔,我看也是留下劃算……”

…………

祠堂大廳裏,一屋子的人,嘰嘰喳喳地交換著各自的想法打算。

最後,村長看看臉色越發沉重的靜王爺,知道他是嫌不耐煩了。話說這王爺的性子,其實也挺好琢磨的。隻要看他臉色就知道了。反倒是他家那個姑爺林司曜,讓王更發瞧不透所思所想。那才是個真正可怕的角色呢。

“好了好了,諸位還是回家商量去吧。下午申時前來我這裏登記造冊。若是遲了申時還沒來登記的,就當是留下的。”王更發拿煙鬥敲了敲八仙桌的桌麵,朝眾人說道。

村民們頓時一哄而散。各自回家找婆娘、漢子、長輩商量去了。

“嗬嗬……王爺王妃怎麼也過來了,這天氣,說變就變,看樣子就快下雪了。”王更發憨笑著替梁玄靜與豐采韻倒了兩杯剛燉熱的茶。

“這祠堂也該拆了重建。”太破舊了。梁玄靜打量了室內一圈後得出的結論。

看這外頭的廣場很大很整潔,不料裏頭如此殘破不堪。

“這裏起過一次火災,事後也就沒再整頓。一來耗銀兩,二來糾集起來議事的機會也不多。”王更發點點頭,朝梁玄靜解釋道。

繁花鎮住戶本就不多。且大多都安分守己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不會生什麼事非。頂多也就個別鄰裏,矛盾長期存在,嚴重時,也基本都是由他這個村長上門調停的多。正兒八經地喚他們來祠堂解決,幾十年來也就沒幾次。

“王爺要是想將祠堂翻新,咱們自然樂意了。嗬嗬……”反正村長還是他,王更發自然樂得坐在敞亮全新的祠堂裏調解家庭瑣事。

…………

是日一早,村長王更發就將昨日與孫有茂一起核實了已經登記住戶的房產田地情況,一一彙報給梁玄靜聽。

繁花鎮目前共有住戶二十九戶,隻有三戶決定遷走。一戶不用說了,正是心氣極高、早就想去做城裏人的花家,另兩戶都是八九年前因老家鬧水災,流亡至此遷入的住戶,如今見房產良田可以換上近百兩銀子,決定回老家去建房定居,畢竟,祖祖輩輩的墳墓都在那裏,清明時節悼念也方便。

“那就這麼辦吧。待恩載一到,就簽了文契,將銀兩全數核發下去,來年一開春,就動工。”梁玄靜品了口香茗,點頭說道。

之所以等恩載來了再辦,是因為靜王府的印鑒,如今由大兒梁恩載收著。

以靜王府的名義買下建別院,比他私人買下要來得安全又簡單地多。

大惠國律法規定了王爺一級的特權,可以在各地選一至二處建別院,當然了,別院的賦稅,需要並入王府一同繳納,且別院的麵積,不得超過王府。別院一旦確立,視作王府一部分,侵犯別院,相當於侵犯王府,罪名很重。

梁玄靜此前不曾建過別院,一來沒時間操心,二來,沒閑情去別院度假。

如今好了,找回了原以為已殤的女兒,得回了生份十多年的發妻的心,又卸下了王爺的任職,隻得一虛銜。今後,他有的是機會陪著發妻來此與女兒女婿一同小住。

再者,梁玄靜若是私人名義買下繁花鎮,他那個別扭的女婿,必定會有意見,以為他恃強淩弱。

雖然,他不見得他女婿有多弱,那一身足以傲視整個大惠國的武功,讓梁玄靜確信林司曜實非弱能之輩。無非是,龍困淺灘。

於是,他以靜王府的名義買下繁花鎮,以此方式來保護女兒,女婿才欣然同意。

唉,梁玄靜無奈地搖搖頭,為了這個虧欠十六年的女兒,他暴躁脾性就快被磨沒了。

好在這裏天高皇帝遠,他那些個出口惡毒的老友,並不知道他目前的狀況。待他返回帝都,他發誓,他一定要扳回王爺的風範。絕不讓他們找著一丁點足以嗤笑他的由頭。

特別是他那個比剛過門時更難搞的王妃,在這裏他處處讓著她,由著她,待回了帝都王府,他非得讓她低頭認錯不可。否則,他梁玄靜的麵子裏子都快丟光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