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機甲。
上一次的輪回就是在大量的機甲戰士不畏懼犧牲的前提下,才和對方同歸於盡。
雖然結果不怎麼好,可總算探明了一點方向。
但是要訓練高素質的機甲。就逃不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雖然現在聯盟已經開始籌劃機甲,但楊陽認為那隻是機甲的雛形,最多算是外動力骨骼裝甲罷了。
在楊陽的潛意識中,機甲就應該像是變形金剛那種。
現階段機甲與普通的裝甲坦克和戰鬥機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在防禦力和火力麵前,機甲是不如坦克的。在機動性麵前,機甲又不如飛機。
硬要說機甲的優勢那就是機動性比坦克好,攻擊力和防護比飛機強。
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能夠亮眼的優點了。
要解決機甲的不足,首先就要解決三方麵的問題:一個是裝甲,一個是機動性,還有一個就是火力。
隨著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技術的成熟運用,在動力方麵,機甲的動力問題已經被解決了。
接下來就是輕便堅固的裝甲。經過一代代改良,在楊陽的記憶中,雲碳鋼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硬度更是普通鋼材的十倍以上,而重量僅僅隻為普通鋼材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機甲的裝甲問題也已經解決了。
最後在火力的問題上,常規的火力打擊對於雲碳鋼造成的損害並沒有想象中的大,而且在機甲上還能夠設置能量屏障。
僅僅幾個有效對付機甲的辦法一是大功率的激光打擊,但是這需要一段時間的蓄能,經驗豐富的機甲駕駛員在這蓄能的時間裏早就躲閃開了,因此,這第一種方法對於機甲的打擊並不太好。
第二種方法就是冷兵器的互相砍殺了,能對機甲造成致命傷害的還是機甲。
機甲的特殊材質防禦和能量護盾在同樣特殊材質的冷兵器下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上述三個問題都解決了,機甲的發展也被楊陽提上了日程。
但是聯盟方麵,對於機甲的製造並不太熱衷。
機甲隻能是小範圍的嚐試,在沒有看到具體戰果之前,他們是不會輕易改變現有的戰鬥武器結構的。
傳統的飛機加坦克還是目前聯盟防禦力量的主流。
機甲不難找,在楊陽掌握的現有技術下,隻要物資齊全,他可以快速的製造出一隻機甲小隊來,但是機甲操作員是個短板,由於機甲操作的複雜化,機甲操作員遠比飛行員還要困難數倍,而且聯盟在機甲的操作員培養上,也沒有下什麼苦功。
打定了主意,楊陽召開了第一次天眼科技公司的全體大會。
“我決定咱們公司發布的第一款產品為機甲。”
下麵有研究員提出了不同的問題。
“楊院士,這裏畢竟不是科學院了,如果咱們這這麼樣大張旗鼓的設計機甲,我覺得會招來聯盟安全部門的審查,而這個審查一般都需要好久。”
“這個真的很難通過審查嗎?”楊陽不懂得問道。
另外一個研究員如實回答道:“確實很難,一般涉及到軍用的產品都是由聯盟科學院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