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最後一幅畫(1)(2 / 3)

可當他掏出一應證件要認領時,被派出所的同誌告知,現在還不能認領,得等局裏舉行個贓物返還大會,要到會上去認領,到那時,還要上電視咧。

男人隻好望著小雅依依不舍地離去。

等等就等等,男人能理解,現在的社會風氣不好,偷盜猖獗,作為治理部門及負責人士,當然是要把力度加大,把聲勢造大,以此給人民以信心,給罪犯以震懾。

可等了好幾天,還沒有接到認領的通知。在女人的催促之下,男人又一次懷揣各種證件來到派出所。男人驚異地發現,在他的小雅旁邊,分明又並排站著另一輛摩托車。

男人詢問,什麼時候開會?

回答是還不能確定。

男人說,能不能快些?沒有車,我們一家都極不方便。

回答說,再克服一下吧,我們總不能為一二輛車就召開個大會吧?

男人想想也是。要開會,肯定得在廣場上,在那大庭廣眾中,千萬人來看一二輛摩托車,那不是小題大做了嗎?

沒辦法,還是等吧。

這期間,男人不知道被女人罵過多少回,男人也不知道往派出所裏去過多少回了。終於,在一天早上,他接到了通知,28日上午10時在人民廣場召開贓物返還大會,讓他到會上去認領他的摩托車。

男人來了。男人看到了,廣場上擺著許多的贓物,有摩托車,有電視機,有自行車,還有一些小件物品諸如手機電腦等。他的“小雅”還被係上了紅綢帶呢。

在電視錄像機的鏡頭下,幾個領導講了話,群眾拍過無數次掌之後,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排在認領對象的第一位。他激動地奔了過去,從派出所同誌手上接過了鑰匙,在電視台記者的陪同下,走向自己的摩托車。

他將鑰匙插了進去,可是,那鎖頭卻擰不動了。再一看那車子,全身鏽跡斑斑,有幾個部件一碰便掉了下來。

他退在一旁,瞪大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他那失盜還不到一個月的小雅馬哈!

最後一幅畫

吳魯言

金秋十月,紅燈高掛。政府對吳家大院的翻修工程已全麵結束。

吳家大院是本市內唯一的一個保存較為完整的宋代建築群,最主要的是吳家曆史淵源深厚。祖上曾官至宋朝宰相,以後還出過幾位狀元、舉人,近代史上又有在海外經商致富的子孫捐資報效國內抗日革命的義舉,當代又出了個舉國聞名的畫家吳恩。

整修一新的吳家大院將作為一個名勝古跡和景點對外開放,下月8日將舉行隆重的剪彩儀式。到時,九十高齡的吳恩大師將親臨現場。吳大師出生在這個大院,當年也是在此結婚拜堂,隻是他老人家已有整整六十年沒有回老家了,他的一些至親散居在祖國各地及海外,都極少回來。這次,不光吳恩大師要回來,他的一些嫡係親屬也將回老家看看。

一切就緒,在一個小問題上被卡住了:吳大師來的當天,領導說要找個小孩攙扶吳大師。是啊,畢竟九十歲的老人了,那是應該的。為把這件事做得完美,建議實在太多。有人說找一對天真可愛的幼兒;有人說不用一對,找一個便可;有人說不用找幼兒找小學生吧;又有人說不找女孩找個活潑陽光的男孩;還有人說吳大師是男的,當然要找個小女孩。正在大家熱烈討論著拿不定主意之時,上級領導發話了,說要找一個學國畫的孩子,而且要學得像模像樣的,最好在省內甚至全國得過獎的少年兒童。另加一條,那孩子得會察言觀色。聽說吳大師自十年前夫人過世後就封筆了,估計平時較為憂鬱,如能讓吳大師高興,說不定還能為老家留下一點墨寶,那真的是功德無量啊。

第二天,大家分頭給教育部門、少年宮、培訓中心打電話。了解下來,得過獎的學生倒有幾個,據說都相貌普通,年齡不是偏大就是偏小,特靈活且能察言觀色的好像沒有。下午,正在大家頭疼之際,教育局辦公室主任謝德芬來電話了,她毛遂自薦,說家有小女名叫陳亦飾,才八歲,小學二年級,學國畫三年了,雖說沒得過大獎,但在本市內有過幾次小獎。而且小女孩長得活潑可愛,口齒伶俐,這也是謝主任自薦女兒的理由。有認識謝家女兒的同誌都說這小姑娘是“未來之星”。有一次市教育局搞繪畫比賽沒她的名次,小小年紀竟敢請求局長大人再增加她一個。看來,真的有大魄力!

大家羅列了一堆名字,前後比較,左右思索,最後就確定謝主任的小女陳亦飾。

盛大的開院儀式,張燈結彩,人流如織,吳家大院迎來了它的百年輝煌。當陳亦飾小朋友攙扶著吳爺爺進入院門的那一刻,人們看到了吳家大院重修的真正意義:省長來了、省文聯主席來了、省美協主席來了。大家都輕手輕腳地陪同在左右,偶爾有幾個輕聲地說著話,說著一些好聽的話、客套的話、枯燥的話。陳亦飾小朋友也聽著,大大方方地微笑著,並認真地扶著吳爺爺,好像沒她這一扶吳大師的腰真的要塌下來。她的媽媽謝主任始終在不遠處關注著,生怕女兒有什麼“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