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回憶
第一章注定孤獨
1973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對於中國來說也有很多曆史性的事件發生,而對我們家來說無非是我的出生和全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廣,一個叫孔子山的男嬰來到了這個世界,一個還沒有來得及有名字的女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那個年代,父母的覺悟一定是任何年代都無法比擬的,家人說剛足月不久的小妹妹不幸的被計劃生育幸運的召喚了。從此,我很光榮的有了獨生子女證書;從此,在任何集體中統計獨生子時我都會自豪的舉起手。然而,這樣的榮耀感和童年快樂並未在我的生命中持續太久,在我小學還未畢業就已開始了我無法形容的生活,不是痛苦也不是快樂,時常有孤獨卻從未寂寞,它帶著七十年代所固有的特色。
我出生在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合肥,自我出生起我就住在安徽省軍區大院裏,由於爺爺是少將所以得以享受到兩層小洋樓的待遇,爺爺去逝的早,我們一定與姑姑一家還有奶奶生活在一起。但這些對於一個孩童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洋樓前後有竹林和各種菜地和果園,這樣的農村氣息給了我和我的堂妹非常美好的童年,扛著汽槍打麻雀、打板栗、摘桃子……..,讓我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歡樂和笑聲。以至於我後來根本無心在幼兒園上課,因為幼兒園的生活和我平日的快樂相比實在是太過無聊,還好奶奶非常疼愛我,最終爸媽不得不同意不再送我去幼兒園,就這樣我的一生了再也無法回憶幼兒園的玩伴了。
由於爸媽的工作離家都較遠,平時隻留小孩和奶奶在家很不放心,因為那時奶奶已有老年癡呆症的前期征兆,家裏請了一個阿姨也很難老年小孩同時顧及,所以在我五歲的時候父母便將我送入了安紡一廠子弟小學,為了接送方便我寄宿在外公外婆的家裏。在七十年代很多家庭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讓小孩提前上學,所以在學校中也不會有人因為我的年紀小而感到奇怪,我們班上五歲的孩子不算少數,然後我和他們有個巨大的分別就是我沒有幼兒園階段。所以,對我來說小學一年級和幼兒園的感覺沒有分別,因為我缺少了幼兒園的階段導致我沒有任何學前基礎,也不知道想上廁所了該如何處理,甚至打雷下雨會被嚇的當堂嚎啕大哭。最無法讓老師忍受的事,剛入學時老師說下課,我以為是放學,於是背著書包直接回家了。就這樣,我在班上不是最小的卻成了最頭疼的人物。我確定由於我的無知,我的一年級對我而言是稀裏糊塗的勉強渡過,卻給一年級的班主任留下了終身職業生涯中無法抹去的印象。不知道是父母和一年級的老師誰率先無法忍受這種狀況了,最終爸媽還是將我轉學到了軍區大院門口的樂農小學。
對於二年級的生活,那時我比較期待,有點象被在安紡一廠關了一年的禁閉被放出來
一樣,畢竟姑姑家的女兒,我的堂妹也在樂農小學上一年級,每天我們可以一同上學一同放學,樂農小學裏的同學也大多是大院裏一起長大的小朋友,相對要熟悉很多,整個環境令我感覺比一年級輕鬆很多,自己都覺得美好的童年又回來了。二年級的生活我確實進步很多,因為開學前父母對所有在學校可能發生的事情和應對方法都和我一一進行了交待。尤其是上廁所的問題,爸媽特地找來兩塊磚頭讓我練習蹲坑。因為整個一年級我都沒敢在學校上過廁所,原因是學校是蹲坑,而我從小居然生活在一個隻有坐便器的小洋樓裏,現在回想起來在那個年代從小沒用過蹲坑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