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非典什麼時候能過去,電視報道每天都死人,傳言附近的地方也有了疑似病例。王白沒事的時候就去爬爬長城。他經常爬到烽火台那兒,眺望遠方,他覺得有種神秘的東西在吸引著他,可是他一個人沒有勇氣再往遠處走。
一天,來了幾個陌生人,被擋在村外。他們怎樣解釋,村長也不放他們進來。很快村口聚起一大堆人,王白也過去看熱鬧。這群人拿出證件說他們是考察長城的專家,成天在野外跑,不可能有非典,他們想考察這兒的長城,希望在村裏找個向導。王白一聽,二話沒說就答應帶他們去。他們沒有進村子,從一條山路上插過去。王白看看來的幾個人,有一個年紀已經不小了,別人都叫他羅教授。他擔心羅教授上不去。沒有想到爬山的時候,羅教授緊緊跟在他後麵,有時還從地上撿個陶片或磚塊仔細看看,收包裏。到了那個烽火台的時候,羅教授他們掏出礦泉水給王白一瓶,羅教授指著北邊的地方,說:“那就是金沙灘吧?”王白點點頭。王教授的表情很嚴肅,說:“這是一塊多古老的土地啊,曆史上這裏發生過數不清的戰爭,真是中原的門戶!”羅教授的話王白不太懂,他隻是覺得羅教授有學問。
歇了會兒,羅教授還要往前走。他們誰也不知道路了,隻是根據羅教授的判斷迂回著向遠處那道山嶺上爬。這次是羅教授走在最前麵。王白不時地提醒一句,小心。他們走得越來越遠,爬得越來越高。王白懷疑這樣一直走下去會迷路。他們爬到一個嶺上時,忽然一個烽火台出現在視野裏。王白說:“快看。”羅教授點點頭,說:“走。”
終於他們到了這個烽火台前麵,羅教授說:“太美了。”眼前的烽火台和長城王白以前沒有看到過,但他還是有些失望。這段長城都用磚完整地包著,但還是很瘦,還是不如北京的長城雄偉、壯觀,而且磚是灰白色的,不像北京的青磚那樣好看。上麵的草倒是高,大概從來沒有人來這兒。那些淹沒在草叢中的城磚上落滿了白色的鳥屎,風吹著草叢發出嗚嗚的聲音。羅教授他們拿出尺子等工具開始測量,拍照片。王白鑽進一個烽火台,裏麵陰冷陰冷,一大群鳥驚出來,投在紅色的夕陽中,像一條沸騰的河流。
測量完之後,羅教授他們繼續往前走,前麵的長城也還完整,但都很窄,有的地方隻能一個人側著身子過去,最寬的地方勉強能過一輛平車。大約走了二裏路,完整的長城沒有了,前邊山頂上是一條長長的灰色土牆痕跡,高高低低,像吃剩下的魚刺。羅教授激動地握著王白的手說:“小夥子,真感謝你啊!這段長城真了不起。”那個攝影師還給王白拍了張相片。
下山的時候,羅教授很高興,他說:“想不到還有保存這麼完整的明長城,真是罕見啊!”王白也高興,他想這段長城或許還真是個寶貝。
羅教授走後,王白有時間就去爬這段長城。他每天去的時候拿把小鏟子,去了之後,先看看金沙灘,然後鋤山頂的草。孤寂的山嶺上,隻有風的呼嘯和鷹的鳴叫。
非典終於過去。王白結了婚。結婚後,王白承包一大片山地,植樹,種藥材。有了時間,就去那段長城上轉轉。
羅教授寄來一封信,裏麵有給他的信,照片,還有幾張報紙和一本雜誌。報紙和雜誌上有羅教授他們關於這段長城的文字,題目有《曆史上最完整的明長城——猴兒嶺長城》《完整明長城驚現人間》《猴兒嶺長城的史學意義》等。王白捧著這些東西在地上轉了好幾圈,他認認真真讀了這些文章,覺得一個巨大的寶藏就藏在他們眼前。他拿上報紙去找村長,村長拿上報紙,翻翻,說:“這上麵到底說的是啥呀,你告訴我。”王白把報紙上寫得告訴村長,說:“我們這下要發財了。”村長沉吟了半天,蹦出一句話:“屁,再偉大,誰來咱們這兒看?”王白說:“咱們應該開發它,宣傳它!”村長說:“你有錢嗎?”王白說:“咱們村的人可以一起出呀。”村長說:“你以為你家蓋房?這是個無底洞,投資多少夠 ,再說,村裏修條路都沒有錢,哪有錢幹這呢?”王白說:“那你去找上邊。”村長說:“有機會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