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八仙樓抱打不平事(1 / 3)

PS:看《萍跡俠影》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詩曰:一朝分南北,故都今安在。家國天下事,回眸望臨安。

時值初秋,南宋新都臨安府,大道寬闊,可達九霄天子之廟堂。小徑取幽,可至文人隱士之洞府。

街道之上,車馬轔轔,人頭攢動,行人個個器宇軒昂。酒莊茶肆,秦樓楚館,鱗次櫛比,處處熠熠生輝,好一處帝都風采。

彩招簾櫳高掛,寫有“八仙樓”三個隸字的酒幌子下,停下了兩匹棗紅色的駿馬,店小二喜迎貴客,連忙上前牽馬執蹬,好不熱情。

來人陸續下馬,隻見得是一老一少,老的約莫四十多歲,身形魁梧,精神矍鑠,布滿風塵的臉龐上兩隻眸子閃閃發光。少的較為年輕,年歲不過十八,顯得略微單薄,可麵若冠玉,眉清目秀,好標致的一位俊郎。

“賞你的!”

老者手中一枚紋銀在空中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不偏不倚的剛巧落在了店小二的手心之中。

“兩位貴客,樓上有請!”

店小二得了實惠,吆喝的更加帶勁。

“八仙樓”依水而建,樓高三層,紅磚綠瓦,飛簷翹角,拱門如月,回廊似橋,前後三進的配樓,如星拌月一般。

相傳八仙之中的鐵拐李遊戲紅塵時,曾被此處的酒香所饞,遂邀約其餘七友共醉於此,此樓故而得此佳名.

最下兩層已然客滿,唯有三樓尚有餘座,一老一少隨著店小二引領上樓,撿了一處靠窗的位置落座下來。

“青兒,你看點些什麼為好!?”

“叔父自決,孩兒隨意!”

青兒憑欄遠眺,隻見運河兩岸風光盡收眼低,頓時詩情勃發,曰道:“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鬆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叔父交接菜譜,望著雲青搖頭癡笑,文人書生倘若能救得了國家,青兒不知道已經成就了多大的豐功偉績。

可如今這世道文不能興邦、武不能安國,國家易都,朝廷動蕩,空懷淩雲之誌,卻報國無門,隻得暗自嗟歎。

一詩言罷,青兒正要回位安坐,忽聽得有人歌道:“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鄰桌一位穿著破口儒衫的醉漢,麵色酡紅,手中提著一隻黃漆葫蘆,正背依著牆壁,搖頭晃腦的,將青兒先前的那首詩句倒著吟唱了出來。

青兒這首回文詩可謂峰機暗藏,不曾想僅一會兒的功夫便被人識破了出來,並且還是倒背如流。

青兒這廂還未開言,店小二卻已是按捺不住,隻見他氣呼呼的走至那醉漢跟前,嗬斥道:“老貨,又在這騙吃騙喝,快點識相的給小爺滾下去!”

粗言穢語不絕於耳,青兒剛想起身阻止,卻被叔父一把拉住,說道:“遠走他鄉,少管閑事!”

青兒無奈隻能作罷,且看那醉漢如何應對。

誰知那醉漢不以為辱,反而嘖嘖一陣幹笑,笑罵道:“看你年歲輕輕,卻狗眼看人低,在下隻不過是占了個僻靜之處小酌幾口,你卻口出穢語,今日恐怕難免有血光之災,嗝,有血光之災!”

那店小二見這醉漢咒他,不由得惱了,剛想舉拳去打,可一看到樓上的賓客都在望著自己,伸到半道的直拳硬生生的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