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城
鳳陽道上,悲鳥影疏,幽鳴棲老樹,幾座新墳立野地,幾多話語,盡掩黃土。
風起,揚塵,雲潮湧動,微暮細雨濕前路。
姬源看見前方不遠,有座小城,姬源加快行進的速度。
巫城,巫城不大,但因依山傍水,倒也是一些文人雅客的德清幽之所,文人雅客除了嬉文弄墨之外,養花弄草便是他們的最大嗜好,一些有頭腦的商賈便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每每從外地弄回一些奇花異草,賣於這些文人雅客。文人雅客向來與世無爭,但是他們絕對不缺少什麼錢,而除了筆墨紙硯外,他們的錢大多便花費在這些花草上。
久而久之,巫城便漸漸有了花節。花節每月都有,但屬二月的花節規模最為隆重,有“天下萬花聚一城”之稱。其實,二月開花的花本不多,但巫城的氣候遠比其他地方熱的快,二月,百花亦含苞待放,二月的花市,總是會有很多花,而且還很嬌豔。從二月一日到二月六號這些天,買花賣花之人便一日一日多起來了,初六那天最多,花市的人也如過江之鯽一樣,往來於這條不大的街上。
巫城不大,但因為花市,名聲自然遠揚在外,時逢花市那些天,一些外地的名門望族也會爭先恐後的進駐巫城,買不買不說,但也看個光鮮。先不說那些花農、花商、花販,最高興的要數那幾家客棧的老板夥計了。城不大,客棧也不多,大部分外來的人沒有親戚在這,自然要投宿。來此的,大都是名門望族,出手自然闊綽,稍微打賞便是這些夥計半年的工錢,足夠一家老小吃上一年半載的,當然,伺候這些大人們也要小心點,弄不好,把小命都得搭上。
這日近晚,悅客樓走進一位青年,一身素服,相貌英俊,朝氣的臉上卻不失方剛。左佩長劍,右配璞玉。這青年便是姬源。夥計在悅客樓也做上幾年長工,自然有幾分臉色,一見來人雖著素裝,但氣度不俗,便笑臉相迎。青年卻要下房一間,但夥計看了下賬本,裝作滿臉歉意的說:“對不起,客官,我們小店下等客房已滿,中等客房和上等客房倒是還有一間,不知…”
青年,稍微頓了下,向外看了看外麵天色已晚,點了點頭說:“也罷,還請小哥帶路”,夥計道了聲“客官莫要折煞小人了,小哥這二字小人是萬萬擔當不起的”便前頭引路。
到了一間房子門口,夥計對青年說“客官裏麵請”。那夥計抹了抹桌凳,又對青年說“地小人雜,有不周之處,還請客官見諒。”說完轉身準備出門,但又轉身回望青年“客官還有什麼吩咐?”青年道“還請小哥準備兩個小菜,送到此間。”夥計出門去了。
青年在屋內掃了幾眼,屋不大,簡樸不失整潔。隨後,和身而臥。
“咚、咚、咚”的敲門聲傳來,少年起身應了聲“進來”,夥計端著兩盤菜走進,“客官,這是你要的菜”。“放著吧,你可以出去了”,夥計放下菜,又看了看少年的璞玉,轉身離去,殊不知,在轉身的刹那,一絲陰翳從眼睛閃現。
天剛黑,一道煙花自客棧內飛出,很是絢麗。引起好多人注意,因為小城內沒有賣煙花的,除非從外地帶來。但是,一般從外地帶來煙花的,大多留在初五才放,因為那天圖的就是熱鬧,很少有人提前放煙花的。
不久,客棧來了幾個人,這些人都帶著鬥篷,鬥篷遮住了臉。夥計恭謹的帶著幾人到一處偏僻處低語。約一炷香的時間後,幾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