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改稻為桑,陳循的機會(2 / 2)

朱銳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思考著其中的利弊。

陳循凝視著朱銳的神情,斟酌片刻後繼續進言:“臣經過深思熟慮,認為蘇州府的改稻為桑之舉著實是利國利民之策。桑蠶之業收益豐厚,農戶因此獲得更高的收入,生活得以改善,地方經濟也能隨之繁榮。基於此,臣鬥膽提議,應將這一方法率先在南直隸的其他州府全麵推行開來。待時機成熟,再逐步推廣至浙江、江西以及湖廣行省。依臣之推斷,倘若按此規劃實施,三年之後,這些地區的賦稅必然會大幅增長,至少能夠翻上一倍。如此一來,國庫將更加充盈,國家也能有更多的財力用於各項建設與發展,無論是加強邊防、興修水利,還是推動文化教育等事業,都將具備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於國於民皆是大有裨益。”

朱銳微微皺眉,思考片刻後說道:“嗯,陳卿你的建議朕已知曉,讓朕再想想。你且退下吧。”

陳循心中有些失落,但也知道此事重大,皇上需要時間思考,於是行禮道:“臣告退。”

陳循離去後,朱銳獨自靜坐於原處,心中思緒翻湧。他暗暗思忖道:“陳循此人,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幹才。其實,一直以來,因絲綢產業的緣故,蘇州府與揚州府就有農戶進行改種桑田的情況。隻是,我著實未曾料到改種的麵積竟會如此之大。改稻為桑,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自然是一樁好事,畢竟能推動經濟發展。然而,若從全國這盤大棋的角度去考量,就必須把大明糧倉的穩定置於首位。倘若南方所有省份都跟風改稻為桑,那後果不堪設想。百姓們一旦麵臨糧食短缺,就會陷入饑荒,大明的根基也會隨之動搖,甚至有亡國之危。所以,當下的關鍵在於精準把控改稻為桑的桑田麵積數量,要做到既能確保糧食的充足供應,又能讓絲綢產量實現最大化,如此方能維持平衡。”

次日中午,朱銳早在乾清宮召見了首輔曹鼐。

朱銳看著曹鼐,緩緩說道:“曹愛卿,朕昨日聽了陳循的彙報,關於南直隸改稻為桑之事,朕想與你商量商量。”

曹鼐微微躬身,說道:“陛下請講,臣洗耳恭聽。”

朱銳將陳循所說之事詳細地講給了曹鼐聽,然後說道:“朕覺得此事有利有弊,改稻為桑能增加農戶收入,提高賦稅,但又擔心糧食供應問題。曹愛卿,你怎麼看?”

曹鼐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此事確實需要慎重考慮。一方麵,改稻為桑確實能帶來經濟上的好處,但另一方麵,糧食乃國之根本,不可有絲毫疏忽。”

朱銳微微點頭,說道:“朕也是這麼想的。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曹鼐微微沉吟片刻,而後緩緩開口道:“陛下,依臣之見,我們不妨先在整個南直隸展開試驗。待觀察其實際成效之後,再考慮將其推廣至江西行省,至於其他省份,目前暫且不作安排。此外,還需商定一個規則,那就是改稻為桑的麵積在每個州縣都不得超過百分之八十。如此一來,既能確保有一定的絲綢產量,又能切實保障糧食的穩定供應,如此方為兩全之策。”

朱銳聽後,靜靜地思考了好一會兒。片刻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認同之色,心中認定曹鼐的建議確有其道理。隨後,他微微點頭,鄭重地說道:“好,曹愛卿的建議甚是合理。就依曹愛卿所言。朕即刻下旨,讓陳循負責此事。命他進駐南直隸全力推行改稻為桑,同時朕會派遣東廠和錦衣衛若幹人一同前往,務必確保此事能夠順利進行,不出絲毫差錯。”

曹鼐點頭道:“陛下聖明,如此安排甚好。”

聖旨很快便傳達到了陳循手中。

陳循接到聖旨後,異常興奮。

他心中暗想:“皇上如此信任我,將如此重任交給我,我一定不能辜負皇上的期望。”

三日後,陳循便率領數十名隨從欣然前往南直隸。

他心中充滿了鬥誌,他此行的首選目標是“安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