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簽訂盟約(2 / 3)

窗外的樹枝輕輕晃動,幾片樹葉悠悠飄落,似乎也在為這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絲無奈。

胡濙搖了搖頭,堅定地說:“不行,如此多的重鎮開通互市,會給我大明的邊防帶來極大的隱患。這關乎我大明的國家安全,絕不能輕易妥協。” 他說著,揮了一下手臂,仿佛在強調自己的決心。

蘇赫巴魯提高了嗓門,大聲說道:“胡大人,我們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這是我們可汗的最低要求了,大明也不想再次陷入戰爭吧?戰爭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他邊說邊站起身來,雙手攤開,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

胡濙猛地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絲怒意,大聲說道:“哼,你們瓦剌不要以為可以以此來威脅我大明。去年十月,你們在戰場上一敗塗地,若不是你們可汗跑得快,早就成為我大明的俘虜。現在還敢提如此過分的要求?” 他邊說邊用手指著蘇赫巴魯。

會客廳中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蘇赫巴魯的臉色漲得通紅,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雙手微微握拳又鬆開,說道:“胡大人,還請您冷靜。我們是帶著誠意來議和的,互市可以給雙方帶來繁榮,我們可以再商量商量。”

胡濙卻不想再搭理他,冷冷地說道:“告辭!” 說完,轉身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離開會同館,胡濙的心情依然沉重。

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必須盡快向皇帝稟報。

他翻身上馬,馬蹄聲在街道上急促地響起,如同他急切的心情。

很快,他便來到了乾清宮。

乾清宮內,皇帝朱銳正坐在龍椅上,神情專注地處理著政務。

胡濙走進宮殿,恭敬地行禮後,把瓦剌人議和的條款和也先的親筆信交給了朱銳。

同時,他也把條款中自己認為不妥的地方詳細地說了一遍。

朱銳一邊靜靜地聽著胡濙的彙報,一邊打開議和條款仔細看了起來。

他的眉頭時而微微皺起,時而又舒展開來。

不一會兒,朱銳便看完了條款。

他微微沉吟片刻,說道:“胡卿,你做得很好!這些條款中瓦剌人最看重的也就是互市這一條。如此多的軍事重鎮開通互市絕對不行。”

他的聲音堅定而果斷,充滿了帝王的威嚴。

“你去告訴那位使者,朕同意停戰,但朕隻同意甘肅鎮和寧夏鎮開通互市,其餘皆不考慮。如果談不攏就讓他回去吧。” 朱銳把議和條款重新交到胡濙的手裏。

“另外,你和曹首輔商量一下,開通互市的這兩個邊鎮要控製茶葉、鹽、鐵、藥材、皮革和牲畜的交易量。尤其是茶葉、鹽、鐵。這些物品的具體數量不需要寫在條款裏,免得以後麻煩!”

“臣領旨,臣告退。” 胡濙接過條款,再次行禮後便退出了乾清宮。

待胡濙走後,朱銳打開了也先寫給自己的親筆信。

《致大明朝皇帝書》

尊敬的大明朝皇帝陛下:

當我提起筆寫下這封信時,心中感慨萬千。

回首往昔,那一場在北京城的戰役,如今想來,心中滿是悔意。

戰爭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它帶來的隻有傷痛與破壞。

彼時的戰火與硝煙,讓無數的生命消逝,讓百姓陷入無盡的苦難。

如今冷靜思量,我深刻地認識到和平的珍貴與重要。

無論是我瓦剌的子民,還是大明的百姓,都渴望著安寧穩定的生活,都期盼著能在和平的環境下安居樂業。

在此,我代表瓦剌,真誠地向陛下表達我們渴望停戰的決心。

讓我們放下過去的紛爭與仇恨,為了兩國人民的福祉,攜手走向和平。

我願與大明簽訂永久的停戰協定,讓邊界再無烽火,讓刀劍重新歸鞘。

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國的友好交流與經濟發展,我衷心希望陛下能夠考慮開通邊城互市。

互市的開啟,不僅可以讓雙方的物資得以流通,滿足彼此的生活與生產需求,更能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通過貿易的往來,我們可以共同分享彼此的文化與成果,讓和平的紐帶更加牢固。

我堅信,在和平的陽光下,瓦剌與大明都將迎來新的繁榮與發展。

讓我們以此次為契機,共同書寫兩國友好的新篇章,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和平、繁榮的世界。

願陛下能慎重考慮我的提議,期待陛下的回複。

瓦剌可汗也先

看完後,朱銳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冷笑:“哼,打輸了也這麼牛氣!為兩國百姓福祉?純粹扯淡!”

他很清楚,也先必定現在處境艱難,否則他不可能主動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