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十月份,因為心情的緣故,我選擇了回到老家去看一看。我總覺得城市裏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壓抑,就像讀大學的時候一樣,我又一次選擇了逃離。
我能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的很多事情,盡管有些事情甚至是那些孩子的麵孔已經模糊不堪。村莊的變化還是很大的。我經常會在某一個瞬間想起村莊。春夏秋冬,挨個兒想來想去。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淚流滿麵。
子軒和小溪是姐姐的孩子。我每一次看到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很小的時候。他們現在玩的遊戲我幾乎都沒有玩過。我甚至都不知道,在村莊裏也可以有這樣的童年。
讀大學之後,在村莊的時間就變得很少。每一次回來都是在假期的時候。暑假回來的時候也少,我會去北京,在哥哥的屋子裏看書寫字,上網。在寒假,我都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回到村莊。
我記得,每一次回家的時候,黑狗都會跑很遠的路來接我。它搖著尾巴,在我身邊竄來竄去。我喜歡這樣的場麵,黑狗是在洪水退去的那一年來到我家的。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而就在今年,它去世了。
我寫這個小說的目的,其實就是一種懷念。用那些單純的往事來救贖這些城市裏的欲望。我知道,我經過的童年你可能也有,甚至比我的要精彩很多倍。但是,這畢竟是一段不可複製的時光,在記憶中,有它獨有的分量。
寫這個小說的時候,就像大學裏寫的那個夭折的小說一樣,在深夜。每一次都是懷著沉甸甸的心情去講述,等講完之後才知道,能夠把這些講出來,其實就是一種救贖。在寫這個小說之前,我一直在看兩本書,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還有《燦爛千陽》。我是在看完這兩本書之後才想到救贖這兩個字的。
這個小說在春節的時候又差點擱淺,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我的文字在很久之前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憂傷。大概是那個時候的一種做作吧。但是,這個小說感覺,你一定不要想到憂傷,如果你偶爾難過了,就說明,你也經曆過這樣的生活,如此而已,並沒有任何的標簽。
我對自己現在的狀態很不滿意,關於工作,誤入歧途到現在,還不知悔改。關於生活,沒有像自己給家人講述時那樣的安逸。關於未來,有一些計劃已經在心裏,就等時間來逐一把它們實現了。
有一個朋友問我,小說裏麵的事情都是真的麼,怎麼看著都跟真的似的?很感激這樣的話,說明,我講故事的方式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當我們從少年的懵懂開始轉變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情願。所以,我們身邊就該出現那些讓你能夠安然接受這些局麵的人,愛人、朋友,或者是某某。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經曆的。
有很多人讀到了我的小說,並且給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如今,我也將要在城裏度過所有的歲月,慶幸的是,我身邊還有很多人,他們關注我、陪伴我。
我想,我一定會感謝很多人。
因為,生活一直都在繼續。
溫暖老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