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從南荒山邊緣迅速蔓延開來,得到消息的百姓各個嚇得臉色發白,忙不迭地收拾著家當細軟,向仁和城逃去。一時間,無論大路還是小路,都被逃難的人流擠滿。炎血魔族凶殘屠戮成性,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留,根本不會有人心存僥幸地留下來。
魔族殺來的消息已進入仁和城,整個城池立刻就炸開了鍋。盡管有堅城保護,但還是有無數人拖家帶口,從北門湧出,直向內地而去。早一步回城的程蕭並沒有下令阻攔,反而日夜打開城門,讓老幼婦孺盡快逃離,但青壯之人統統留下,同意征召起來,協助守城。
卜努曾經勸過,敵人勢大,讓程蕭也暫避鋒芒,向大後方退讓,但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不但是因為真武國立下的鐵律:守土官員不準後退一步,凡是臨陣逃離者,立斬不赦。更重要的是,隻有守住仁和城,才能減緩魔族大軍的洶湧之勢,為真武國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不至於整體崩潰。
“這一戰必須要打,而且必須要贏!這是我擺脫困境,一鳴驚人的好機會,也是向更高層空陸進發的墊腳石。”程蕭暗暗在心中為自己鼓勁。
依照斥候的報告,數量龐大到無法計數的炎血魔族,將在三天後抵達任何城下。時間緊迫,要做的事情卻很多,程蕭身為城主,幾乎是晝夜不眠的忙碌著。雜瑣的小事不論,擺在他麵前的總共有兩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城防了。好在為了震懾南疆中部地域,當初建城時,真武國是下了不小的本錢的。仁和城高大的城牆足有十丈之高,不遠千裏從內陸運來的堅石,即使經過了數十年的日曬雨淋,仍然巍然不動。
寬闊的南瀾河自北向南,稍稍繞了一個彎,從城東流過,像是一條抱著嬰兒的手臂。城西緊挨著的,則是典型的南疆山林,本地並不堅硬的山石在炎熱多雨的氣候下,變得鬆脆坍塌,使這裏的山嶺清一色的陡峭如林。東西兩個方向極其易守難攻,使得僅有兩萬人的鎮撫軍,可以將主要兵力集中在南北城牆之上。這樣有利的城防,給了程蕭堅守下去的底氣。
第二件大事是糧草。之所以任由百姓逃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節省糧草。趁著敵軍未到,所有的鎮撫軍更是被分派了出去,四下裏收集糧草,必要時還被允許使用強硬手段。
盡管經過了數十年的伐林開荒,仁和城周圍的田地仍然積攢不下太多的存糧。不過好在這裏氣候濕熱,稻米可以一年三熟,瓜果野味也可以充饑。因此幾乎是在半搶半收之下,總算是湊夠了大約兩個月的口糧。隻要援軍來得及時,倒也足夠了。
苗夷族一部分藏入了清澗山之中,靠著世代積累下來的毒蟲蠱物,以及險峻的地勢,在仁和城沒有被攻破之前,應該可以支持得住。容納不下的其餘族人,包括數千青壯在內,則進入了仁和城,協助程蕭守城,算是卜努盡的一番心意。當然,冬魯也一並呆在任何城中。他這個人雖然古怪了些,卻極重承諾,答應了為絕冥配混毒散,就一直在屋子中鼓搗著,讓程蕭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