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子明這樣的一身模樣走到村子的時候,整個村都震撼了,大小孩子都跑出來圍觀。陳村村民們不是沒有見過三百斤重的野豬,五百多斤的都見過,而是沒有看過一個人扛著三百斤重的野豬,還表現得很有餘力的樣子。一般一隻野豬都是需要兩到四個人來搬,而陳子明一個人就扛著一隻野豬,所以就給村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子明,你真行啊,獵了隻這麼大的野豬。來來,大家過來幫下忙,子明一個人扛著這隻豬估計也累慘了。”
“是貴叔啊,您不說我還不覺得,你這麼一說還覺得怪累的。這不是我獵的,是兩隻野豬打架,被我撿了便宜。來來,你們稍微閃開點,我把豬扔地上。”
“不用不用,扔地上,會影響豬肉品質的。來來,再來三個人,一人一隻腳,這樣四個人搬也輕鬆點”
“來了來了。”說著就走出四五個男的,不過就需要三個,最後是三個力氣比較大的和陳貴從陳子明肩上把野豬扛了過去。
“子明,要搬到哪裏?去大井那邊吧?要殺豬,院子裏會不好幹活的。”陳子明知道大井是村裏最早開的一口井,因為井開得比較大,井口直徑有將近三米,是村裏最大的井,所以村民一直就叫做大井,有很多年的曆史了,每隔十幾年就會再修繕一番,所以現在還能用。村裏殺一些豬羊類的比較大型的動物都是在大井那邊殺的,空間比較開闊,才能施展得開,用水也方便。
“嗯,我也不懂,聽貴叔的,就去大井那邊。我先回家去告訴我爸媽一聲。還有我這身東西也得去放下來。”
“好,不過估計現在你爸媽已經知道了,誰讓你回來聲勢搞得那麼大的。”就在陳子明往家裏走了沒一分鍾,就看到陳父陳母過來了。
“爸媽。”“明兒,聽花嬸說你打了一隻野豬,野豬那麼大,你自己一個人怎麼也敢去打啊,有沒有受傷啊!”陳母說話的時候,還圍著陳子明檢查身體。
“沒受傷,野豬也不是我打的,是兩隻野豬在打架,被我撿了便宜。還有野豬貴叔他們幫忙扛著往大井那邊去了。”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回家去洗個澡,吃下東西,去休息會兒,去了兩天你也累了,野豬就交給爸媽就可以了。”
“好,那我先回家了啊。”
“嗯,回去吧。”
本來陳子明是想回家告訴陳父陳母人參的事情,不過陳父陳母已經出來了,想了想,還是等晚上再說,反正也不急,人參又不會跑掉。
說著陳子明就回家,而陳父陳母往大井那邊去了。大井邊上有一個用石頭堆起來的土灶,是用來燒水的,殺豬羊等動物的時候都是在這邊燒水的,這樣才不用從家裏燒水過來,比較方便。燒水需要那種大的鍋,陳子明家裏沒有,不過族裏的宗祠裏麵有,是專門置辦過來讓村民們用的。
陳父陳母需要去借,畢竟也算是是公家的東西。不過借也很簡單,隻要去跟管宗祠鑰匙的人說一下就可以。村子隻要有殺豬羊等動物的都會來借,或者有什麼喜宴白宴也都會過來借。除了大鍋以外,還有幾個大鼎。桌椅的話就沒有置辦,有宴席的時候都是跟村民們借,一般每家每戶都會有一套八仙桌。
除了大鍋以外還要去準備柴火。像這種用木材給大鍋燒水的,都是需要那種比較耐燒的。一般都不用樹的枝葉或者竹子類的,這種類型的柴火都是燒起來比較旺,但是一下子就燒完了。一般這種柴火是拿來起火時候用的。而要燒的話都是拿那種實木的比較粗的木頭來燒,雖然火比較小,但是耐燒,這種柴火一般稱為大柴。
燒完的話都會有村裏的小孩子,拿著地瓜來埋在木炭下麵,悶熟,一般燒一次活可以悶熟好幾批的地瓜。這也從一方麵說明了大柴的耐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