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之卷 004 飛翔的高山(1 / 2)

回到家中,整整三天,高峻足不出戶,除了吃飯打課,把剩下的所有時間都花在研究司空禹的那本筆記上。

到了後來,他一閉上眼睛,就能夢到那二十八種“尊像”打架。一招一式還都有模有樣,還衍生出許多筆記上沒有的怪招和妙用,這就是融合了他本人的武學經驗以及見識、想象力的成果了。

在腦海中千萬遍的反複推演,高峻對於不同種類“尊像”所能加持的能力類型理解深入骨髓,並總結出來不少東西:

像伊謝爾倫要塞、變形金剛、高達等機械類尊像,被他首先排除。威力姑且不說,要觀想出這些東西,不僅要熟悉相關機體和建築的設定,最好還能掌握相應的理工知識,才比較容易上手。

高峻不是蘿卜宅,更不是理工學霸,他隻是個喜歡搏擊的武術愛好者。

長眉道人、酒劍仙這一派仙俠類尊像,倒是一度讓高峻挺動心。但實際操作起來,他發現一個問題——還珠樓主那一部《蜀山劍俠傳》固然“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但也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就是下麵沒有了……而已有的五百多萬字原著,高峻上網觀摩之後,發現完全無法適應其文風節奏。一句話,看不下去就是看不下去。而酒劍仙這位出身著名仙俠遊戲的長眉後輩,高峻倒是知道一些設定,也很羨慕他玩世不恭遊戲人間的瀟灑作派,但是卻生不出向其學習的念頭,自然也沒法用。

按照高峻的理解,像“根源”這麼重要的存在,理解和信仰至少要得其一,方能在心中立得起、站得住,不會輕易倒下才稱得上是“尊像”。如果能合二為一,那才是最完美的“根源”。

基於這條標準,高峻將剩下的“尊像”逐一排除,沒有留下一個。但在走完這套篩選流程後,他對自己需要的“根源”再不是毫無想法,已經建立了基本的概念。

生而為人。因為一個起點就不是人的存在,自己無法理解。

義勇忠烈。做不到這四個字,沒資格讓我去崇拜,去信仰。

死後有靈。考慮到未來能力的擴展和升級,這一條必須有!

在紙上寫下三點要求之後,高峻心中浮現出了好幾個符合條件的人物,走馬燈般轉來轉去。

其實三個條件裏麵,前兩條都好滿足。問題是第三條,死後有靈,那就是要有資格享受香火供奉才行。民間的淫祠還不能算數,怎麼也得是通過官方認證,一提名字大多數普通人都能反應過來是誰的武人才行。

這其中,像薑太公、管仲、張良、周瑜、徐世勣等在後世演繹中,沾染上太多文士氣息的名人還不行。雖然人家留候年輕時不僅有勇氣而且有能力給大力士當副手去伏擊始皇帝,英國公也是輔助唐太宗平定四方,開疆拓土的正經猛將,武力值絕對不低,也抵不過數千年來眾口鑠金。

再去掉諸如田穰苴、鄧禹、王孝傑、宇文憲等雖配享武廟但民間認知度不高的,以及孫武、樂毅、韓信、衛青、霍去病等知名度夠高,但在正野史中都缺乏個人武力描述的眾名將。剩下的候選人就很少了。

高峻窮盡腦汁,也隻想到三個半人。

一個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李廣。

二個是“華夏威風震,聲名絕代無。”的關羽。

三個是“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嶽飛。

剩下半個卻是“虎牢單戟承三戰”的呂布。

要說這“虓虎”呂奉先,“義勇忠烈”中惟得一個勇字。但隻憑這一點,就讓高峻猶豫了半天,才歎息著將其名字從紙上劃去。

再看看剩下的三個候選人,高峻又提筆劃去了李廣的名字。沒辦法,想想傳說中對這三個人的稱呼——“飛將”李廣、“武聖”關羽、“武神”嶽飛。怎麼看都是“武聖”和“武神”更厲害,而且對魑魅魍魎之流有克製效果。

考慮到辟邪方麵的奇效,高峻差一點就決定是關羽了。但仔細想想還是沒輕易做出判斷。因為相比在民間留下了嶽家散手和大槍精要的嶽飛,關羽勇則勇矣,在這方麵卻沒有什麼建樹,武術界流傳的春秋大刀什麼的,大家都知道那是托名。

觀想法既然講究“信則有,誠則靈”,高峻就不敢勉強。而要說服自己去相信某人,不想自欺欺人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查、分析,理解之後再說吧!

於是,在放下筆記本後,高峻又一頭紮進了網絡和圖書館,瘋狂搜集和閱讀涉及關羽與嶽飛的史料、論文、戲曲、小說、評書、彈詞、動畫、漫畫、連環畫……等等。不光看天朝的,也看外國的,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研究。

時間飛快地流逝,直到某一天,高峻收到手機中預設的備忘錄提醒信息,才發現漫長的暑假居然已經到了尾聲。

是時候再去司空禹家拜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