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閑散王爺。”為什麼會有這個稱號呢?其實是因為我這個人比較佛係,對於一些學校開展的一些活動,大部分是以觀眾的身份去參加,所以這就叫做“閑散。”雖然說閑散,但也不一定很懶,個人的興趣愛好非常的廣泛,喜歡打打遊戲,打打球,像一些籃球,羽毛球等等這些球類,當然了,本人是一位養生大使,不是夜貓子,吃完飯,喜歡散散步,去看看魚,讓我的心情變得更好。那“王爺”這個一詞又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於我們高中學的一篇文章,叫《雷雨》,在學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進行了角色的扮演,當時呢,我又剛好被我的死黨們給“推了出去”。然後就扮演了資產階級的代表,周樸園,當時,我的同學們認為我把這個人物給演活了,所以就把我稱為了“王爺”。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就是我的兩位語文老師。一位是初三的語文老師,這位老師把我從茫茫人海中給拉回來了,另一位是我的高三語文老師,這位老師讓我從迷茫的路上,有了新的方向。但綜合來看,這兩位老師,不管是從上課的方式,還是對於人生的見解,都讓我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對於這個世界都有了新的認識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初三階段,我從羅老師的話中,第一次認識,以及明白了“繡花枕頭”的含義,也明白了人不能徒有其外表,而沒有其內在的認知。我們不能像這個“繡花枕頭”一樣,同時老師還教會了我們許多東西,比如一些關於情感的處理,一些人生的選擇,讓我從一個一無所知變成了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知,把我從茫茫人海中拉了回來,所以在將近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和這位老師交流以及探討了很多關於未來和人生新的認知。
在高三階段,來了一位很具有涵養,幽默的語文老師,這位老師給我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她讓我明白了學習古詩和文言文不單單是表麵上那麼簡單的,我們要深入去理解,去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感受,去理解詩人。我們往往會陷入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無法自拔。這位老師給我講過一個最好的故事就是:有一個人,很出名的,具體叫什麼來著,我也忘了,是一個高材生來的,但他去到寺廟裏修行,老師說這並不是人才的浪費,也不是人的墮落,而是他遇到了困難,他選擇了去寺廟裏修行,希望能找到一條路,找到之後就積極的入世。
所以我從這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遇到事情,我們先不要去逃避,我們要嚐試去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不要糾結於某一個點,也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不要去要死要活的,事情往往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嚴重,我們要樂觀的麵對生活。
這兩位老師教會了我很多,在她們身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人生如白駒過隙,很快就過去了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百年也就三萬天,三萬塊錢多不多,肯定是不多的,更何況是三萬天呢,人生在世,沒有必要過多的去杞人憂天,接受一切的事與願違,也要去接受自己的平庸,我們都是凡人,又不是去修仙。
說到修仙,又不得不說到我的另一個老師了,我的物理老師,他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人是從有序走向無序的,我們無法去改變這個方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個速度變慢一點,去緩慢的改變生命走向無序,所以我們中國人就會去修仙,像李世民一樣去求長生不老,去煉丹,但是反觀國外的人,就會在那裏怨天尤人,哀聲歎氣。
現在我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來到了大學,我憧憬著未來,希望能夠有一條新的道路可以走下去,同時也希望能夠遇到像當初一樣的老師,可以帶領我走向光明的未來。
寫自傳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教師節對於老師的感謝,另一個是對於作品的一些寫作背景,或者說本人是以怎麼樣的心態去寫這篇小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