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移山填海(下)(2 / 2)

太陽已經高掛,照應著滿地的鮮血格外的刺眼。城牆下,步兵混雜著騎兵,向寄都移動。騎兵目標是城門,步兵的目標則是城牆。看著越來越多的步兵爬上城牆,煙雨知道此戰大局已定。騎兵雖然在城門處受阻,但隨著步兵的回援,突破城門隻是早晚的事兒。昨夜一夜沒睡,他現在有些困了,不過現在卻不是睡覺的時候。煙雨接著發令,命令千夫長於吉帶隊,率兩千強弩上城頭。她估計寄都僅有的弓箭手應該在城門處,所以決定接著用強弩壓製。

聽著外麵的呼喊,李雄知道援軍又到了。她打開房門,隨手撿起一把大刀,就率領岐山將士向城牆下殺去。現在的形式在她這裏看得很清楚,蘭陵弓箭將宋安死死的壓製在城門,自己要先幫宋安解決弓箭的麻煩,不然大部隊還是無法進城。她呼喊著,指揮士兵向下衝,但是幾個衝鋒還沒有碰到蘭陵人,就也被弓箭壓製回來。此刻她十分惱怒,眼看勝利在即,可就是衝不下去。她隨手又撿起個盾牌,橫在胸前,準備親自衝一次試試。李雄一馬當先,幾個士兵也手持大盾,為她護住側翼,就緩緩向下移動。對麵箭雨馬上呼嘯而來,一隻箭透過縫隙射到她右臂上,李雄也沒亂分寸。隻見她大盾往地上一立,左手握住劍尾,一用力,就將箭扒了出來。她這個動作讓旁邊的士兵看得是暗暗吃驚。李雄可以說是空降而來的統帥,本來這些人並不服氣。但是李雄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倒是讓許多人暗自佩服。現在她深受重傷,卻不見呼嚎,更是讓這些士兵打心眼裏佩服。李雄忽然感覺壓力少了許多,對麵箭矢明顯減少了。回頭看去,岐山強弩已經登上城頭,將蘭陵弓箭手有效的壓製下來。由於常年在寄都開戰,岐山處於下風,所以這弓弩的射擊距離要求就很高,岐山的強弩比蘭陵的遠幾米,也就是這幾米葬送了寄王最後的努力。

死戰的號角聲在寄都各處響起,寄王也披上戰甲,她回絕了無數要求她撤退的請求,堅決要與寄都共存亡。寄都是她所有的驕傲,如今城破她怎可能安心離去?此刻她仿佛普通的士兵,名知必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她帶著最後的心腹,守護著王宮。二十年前,她就是在這裏登上王位,今天她也要在這裏結束。人總是在死的時候回到出生的地方,她自然也不例外。

煙雨看著湧進寄都的將士,他雖知道此戰大局已定,但是還是不放心,起身就向城頭走去。煙雨在前,岐山雨在後,仿佛他才是主帥。沒有人質疑,因為她們心中也認為煙雨才是真正的統帥。煙雨沿著假山而下,行至半路時,忽然兩旁閃出幾人,長槍直奔他咽喉而來。煙雨立刻驚在當場,他沒有料到岐山軍中還會有敵人奸細。不過他沒反應,不代表別人沒反應。岐山雨閃身將煙雨護在身後,然後栽倒,想躲過這必殺的一擊。來人有三個,另外兩個見此情景,馬上出搶向岐山雨刺下。距離太近,遠處衛士來不及救援,隻有鬼縱幾人還有救援的可能,不過她們大多是文人,這舞槍弄棒她們可是不在行。好在旁邊還有個岐山家和,她飛快拔劍挑飛一槍,但想阻擋第二槍卻是來不及了。岐山雨抱著煙雨在地上微微一滾,這槍尖一歪,刺進大腿。岐山雨雖年紀小,但是血氣更勝,沒有吭聲,回手握住長槍,連人帶槍都給扔了出去。四方護衛來援,很快製住三人。

煙雨驚魂未定,看著岐山雨腿上的傷口,滿臉的複雜神色。岐山雨此舉出乎他的意料,心中更是感動,對於她唯一一點仇恨,也隨著這槍而去。“幹嘛那麼傻,你可是王子,容不得一點閃失的。”煙雨雖是埋怨的語氣,但是眼睛裏卻全是柔情,她伸手按住岐山雨的傷口,生怕血流不止。這腿上可是有大動脈的,別人不知道,煙雨可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