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離人
公元875年,由於土地兼並嚴重,致使大量土地被地主官宦所占。真所謂“富者有連阡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嚴重的賦稅,致使錢價不斷上漲,物價不斷下跌,農民的負擔不斷日益加重。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收取各種雜稅,另外還通過鹽茶酒的專賣來榨取人民。因為官鹽價格太高,人民被迫吃淡食,或買賣價格低的私鹽。統治階級為了謀取暴利,嚴禁販賣私鹽,使得社會矛盾進一步加深。
翰林學士劉允章曾向皇帝上書,指出當時國有九破,民有八苦。九破者,終年聚兵,蠻夷炙興,權豪奢靡,大將不朝,廣造佛寺,賄賂公行,長吏殘暴,賦役不等,食祿人多而賦稅人少。八苦是指,官吏苛刻,私債爭奪,賦稅繁多,所由乞斂,替逃入差科,冤屈不得伸,凍無衣,饑無食,病無醫,死不得葬。成通十年,公元869年,陝州大旱,百姓告災,觀察使翟琺竟指庭中之樹說:“此尚有葉,何旱之有?”並痛打告災者。
公元875年,乾符二年。黃巢起義,他們領導起義軍避實擊虛,流動作戰。到了878年,有兵十萬。黃巢自稱‘衝天太保均平大將軍’,乾符六年,攻占廣州,擁兵百萬。黃巢向全國發布榜文,宣告北上。直指朝廷官宦專權,官吏貪暴,綱紀敗壞,用人惟親。廣明元年,起義軍不戰而克洛陽,十二日攻克潼關。唐朝宗室倉皇出逃成都。黃巢率起義軍進入長安,稱帝。國號‘大齊’,年號‘金統’。建立農民革命政權。中和元年,唐朝以鄭田文為‘京城四麵諸軍行營都統’進攻起義軍民。起義軍同州大將朱溫尚讓叛變降唐。起義軍退出長安,轉向河南,黃巢率千餘人退至泰山,為唐軍所迫,在虎狼穀自殺。
農民起義失敗,唐朝的統治已經是虛弱不堪,地方上的藩鎮勢力又有所發展,天佑元年除,朱溫率部下殺死宰相,廢哀帝,改國號‘梁’,自立為帝。各地擁有軍權的節度使及刺史紛紛割地稱雄,一時間,天下烽煙四起,戰亂不斷,最苦的莫過是百姓,紛紛避往南方諸國,但南方雖少戰亂,卻有嚴重的賦稅,使人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