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兩世新生(1 / 3)

竹樓,曲徑,花木,芳香。

綠意岸然的竹林內,傳來陣陣讀書聲,打破竹林原有的幽靜。

少年紫衣席坐,直爽短發,眯眼沉醉,嘴中朗朗上口的美景散句脫口而出,“曲盡通幽處,竹林花木深”。

少年轉眼望著窗外,看那綻放的鮮麗花朵兒,稚嫩臉上微微一笑,不自覺的吟出符合此時幽靜的美景詩句。

少年名叫張羽,今年十五歲,是張家村鐵匠師傅張根的小兒子。自幼喜好文書典籍,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書略略都通,年紀輕輕就飽讀詩書,在張家村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小才子。

張羽出生平困人家,本沒機會讀書識字,好在村裏麵有一位王夫子,家中藏有書籍不少。見張羽從小鬼機靈,才思敏捷,便教張羽讀書識字,並且同意張羽在自己的竹樓中觀讀書籍。

張羽合上書籍,倒上一杯熱茶,端坐著身體品飲著茶中的清香。

讀書人,講究的是站如鬆,坐如鍾,行如風,任何事情需是一板一眼。平日裏張羽懶散閑置,幹什麼事情全憑自己的喜好。但在竹樓內讀書,張羽卻謹記夫子的命令,言行舉止不會有一絲馬虎,不會躍過讀書人的禮賢。

“細細品飲,還真是香,怪不得古時的文學大家都喜好這品茶”,張羽端起茶杯,沉醉的聞著飄出的茶香,心中頓時心曠神怡般的清爽平靜,忍不住的讚道。

品著茶,看著窗外之景,張羽腦海中不禁浮起深處的回憶。

巍峨聳立的崖頂,男子漠視著圍攻上來的人群,臉上充滿了不屑。

“何謂替天行道,不過是愷視我手上的佛典而已”,無心嘴間喃喃自語的說道。

本為佛家人,研的佛家書,破的佛家戒,遭的佛家怒。

無心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自幼在少林寺長大,倍受方丈大師的疼愛。方丈大師在無心幼時授其武功,更是將少林寺至寶武功佛典傳給無心修煉,視無心為少林寺為少林寺方丈接班人。

無心能得方丈大師的愛重,不僅是因為疼愛,無心絕佳的武學天賦,讓他在二十歲這年便領悟佛典奧義,練會其中的佛家功法。方丈大師當時非常的激動,召喚少林寺上下,宣布無心為方丈接班人。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天下爭權奪利無處不在,不墮紅塵的少林寺同樣如此。

少林寺監寺長老慈悲,一向是將方丈的位子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對此為少林寺是立下不少的功勞。在方丈大師宣布無心為方丈接班人時,慈悲心生羨慕,嫉妒和恨。居然殘忍的毒害了方丈大師,還以卑鄙的手段誣陷無心為殺人凶手,控製少林寺上下高手,號召武林門派追殺無心。

少林寺作為武林的泰山北鬥,響應追殺的門派高手無數,無心即使領悟了佛典,武功高強無比,也壓不住眾高手強者的圍攻,一直逃亡到天涯頂,陷入無路可走的局麵。

無心看著一張張貪婪惡心的嘴臉,冰冷的臉上沒有話說。心中的想法隻有殺死這些家夥,才能夠剔除這些人在自己心中的惡心。

“無心魔頭,你已經無路可逃了,如果自廢武功,交出佛典,我與眾位道兄留你個全屍”,無心所站的石柱下方,眾人為首的一名青衣老道麵目慈善的說道。

“哼,你這個偽君子的臭道士,留我個全屍,交出佛典。老子都要死了,還考慮什麼全不全屍,你們處心積慮的追殺我,不就是貪婪我手上的佛典嗎”,無心臉色鄙夷的盯著老道士,當做小醜一般的將老道士的話給無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