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製陶師(6)(1 / 2)

皋陶上前向她行禮。她呆了呆,認出他來,沉吟了片刻,說:“你就是那個製陶師?他……他說過,要讓你為我燒製一尊陶像……”

皋陶心中一陣絞痛,竟然說不出話來。高陽咬了咬牙,低聲道:“本宮知道,你對他,是跟別人不同的……本宮是真的愛他,你相信麼?”一種劇烈的絞痛衝上心頭,皋陶含淚看著她,聽她繼續說下去道:“我真恨自己是公主……你說,我在下輩子、下下輩子、下下下輩子,還有沒有可能再遇見他?真的有來世麼?真的有麼?”皋陶搖了搖頭,啞聲道:“我不信……我不信有來世……什麼都不會永恒,人的生命、軀殼……真正永恒的,大概隻有寄托了人的心血情意的器物罷……所以,他曾叫我燒製一尊你的陶像,想要你的陶像,永遠陪著他……”

高陽的臉上浮起一縷奇怪的笑容,她昂起頭來,望著遠處山坡上的草庵,說:“現在他死了,你就把陶像送給本宮吧。你若是製好了,就快些送來華宜宮,不然……就來不及了……”

那時的皋陶並不明白,高陽公主最後那句話的含意。

沒有多久,城中傳開了一個令人驚異的消息。高陽公主不顧新帝的厚待,竟然參與到永徵謀反案中,因為駙馬房遺愛的舉報,謀反的事情不慎敗露。新帝大怒,下旨賜高陽公主,就於華宜宮中自盡。

當那沉悶而遙遠的鍾聲,在夕陽中重重敲響時。皋陶轉過頭去,唯看見天邊燦爛的雲霞,剌得他的眼睛昏花一片。

那不是普通的鍾聲。大明宮前的八龍鎦金銅鍾,隻有在皇族中人甍逝後,才會被宮役推動巨大的鍾槌,重重地敲響。

他知道,高陽死了。

他回過頭來,陶窯裏爐火熊熊,映得他的臉部的輪廓如同鐵鑄一般。那跳動著的金紅火焰,讓他仿佛又回到了千百年前的大溪,在那個紫氣嫋繞的地穴,身著白麻衣衫的女子毅然躍入火中。

眼前一片模糊,他聽見小徒弟怯怯的聲音,才發覺自己早已是淚流滿麵。

小徒弟小心翼翼的捧起一尊陶坯,輕聲道:“師父,您要燒製的那座陶像,已經出坯了,大家都說,陶坯製作得如此精美,等這一窯燒出來,隻怕真的會成為陶藝中的巔峰之作、三彩裏的絕世神品呢。”他沒有接過來,隻是定定地凝視著那尊陶坯:那是一個美麗的女子,長著高陽一般圓潤嬌豔的麵龐,卻又帶有一種別樣清麗的氣韻。她身著一襲白麻衣衫,淡青下裳掩映在黃綠披拂的長草間,臨風而立,雙手張開,眼中仿佛有無限的希翼。

當初,曾答應辯機,要用高陽的陶像來陪伴他那些等待的日夜。如今陶像終於製成,但辯機和她,全都已經不在了。

他轉過身去,閉上眼睛,一字一頓,對小徒弟說:“記住,這尊三彩陶俑,是為高陽公主而製。”

微微一笑,他說:“凡是神器,一定是要有生人為殉。這尊陶像的燒製,就以我這製陶師作為生殉吧!”

然後他張開雙臂,躍入熊熊爐火之中。

小徒弟的驚呼聲裏,火焰驀然向上飄飛,仿佛無數溫柔的手臂,將他攬入了金紅的懷抱裏。

那一刻他覺得累了,不死的身體與靈魂,千萬年的追溯,卻總是沒有完美的結局。任是怎樣的情愛,應該也會倦怠的罷,他也隻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在那一刻,他決定放棄自己,就用最後燃燒的生命,化為一尊三彩的奇跡。

大唐第一製陶師,為報答高陽公主的知遇之恩,在公主被賜自盡當日,也奮然投身爐火而生殉。這樣具有傳奇意味的事件,頓時傳遍了整個長安。甚至連皇帝都為之感動,這尊唐三彩被做為高陽公主的陪葬,隆重地埋葬於皇陵下的厚土之中。

“砰!”“轟隆!”數聲巨響,塵土彌漫。耀眼的燦白陽光,和著無數人的歡呼聲湧了進來,把他驀然從一個漫長的夢境中驚醒:“打開了!打開了!”

他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群衣著古怪的人,每一張麵孔都是欣喜若狂。

“唐三彩陶俑!”有人叫道:“陶教授!是高陽公主的墓道陪葬俑!您看!這麼美的釉色,即使經過上千年都沒有絲毫減褪,當真是巧奪天工!咱們的大江博物館中,又要增添一件瑰麗的國寶文物了!”

他身子一輕,感覺有人把他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眾人圍過來細細端詳,發出一陣嘖嘖讚歎。

手?

驀然驚覺,他低頭看去,如遇雷亟:

那是一個陶製女俑,隻有一尺高許,雙手張開,仿佛正臨風而立;“她”的麵容圓潤而嬌豔,帶著唐人仕女獨有的雍容風度,卻又有著一種別樣清麗的氣韻。白麻衣衫飄然而起,如生雙翼,唯淡青下裳被掩映在黃綠披拂的長草間。縱觀整體,那鮮明得宜的三色、流暢生動的輪廓,均說明了這尊彩陶女俑的製作工藝,無異正代表著唐三彩繁盛時期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