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帆被兩位老院士的這份熱情所感染,他笑著點了點頭:“吳老、蔣老請放心,小子我既然說出了口自然就不會食言。我現在就去安排人打包一個跟眼前這個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給您二位帶走。希望它能成為您二位研究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時帆的肯定回答讓兩位老院士的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他們一會兒看看12138機器人那精致的外形和流暢的線條;一會兒又看看時帆那年輕而堅定的臉龐,止不住的點頭,也不知是在肯定機器人,還是肯定時帆。
“好了,各位,既然人已到齊,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正題吧。”
時帆沉穩的聲音在樓層裏回蕩,他輕輕一揮手,示意在座的幾位專家移步至一旁的會議桌旁。隨著大家的動作,一股緊張而期待的氣氛在房間內悄然蔓延。
等眾人都落座後,時雲從身旁的文件袋中取出一個精致的硬盤盒遞給了時帆。
無需多言,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明白,這個硬盤中藏著的是他們此行的終極目標——戰鬥型機器人的核心技術資料。
兩位老院士的目光瞬間被這小小的硬盤所吸引,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激動與渴望。這可是戰鬥型機器人啊。一想到今天就可以將戰鬥機器人的資料拿到手,兩位老院士感覺自己的手都發顫了起來。
其實他們昨天接到朱首長的消息後,其實還有些懷疑的。畢竟,那可是全球眾多國家夢寐以求的戰鬥機器人,並不是玩具。
戰鬥型機器人的研發門檻極高,涉及多個學科的頂尖技術,絕非一蹴而就。
現在說讓一個民營公司給研究出來了?
這確實很讓人難以相信,要不是朱首長拍著胸脯保證,兩位老院士甚至都不想來的。
直到今天早上,當他們踏入華星公司的大門,親眼見到那智能、高效的接待機器人時,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了。
那些機器人不僅外形設計精巧,動作流暢自然,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展現出的智能化水平遠超以往所見。這無疑是對華星公司技術實力的一次有力證明,也讓兩位老院士更加確信,他們即將看到的戰鬥型機器人資料,必將是一次顛覆性的突破。
時帆接過硬盤,毫不遲疑的將硬盤輕輕插入電腦,屏幕上逐漸顯現出密密麻麻的代碼和複雜的設計圖紙。這些資料不僅詳細記錄了戰鬥型機器人的各項技術參數、性能指標,還包含了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創新點。在場的每一位都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講解這方便麵,時帆著實是不在行,所以是由時雲起身為大家著重講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