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深山小觀》(1 / 2)

正所謂:“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的這句詩正好印證了這東北地區的寒冷氣候,不過卻也不是年年都是如此,今年的冬天異常寒冷,大雪更是被稱為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大暴雪,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上部分地方更是積雪達到了兩米,可謂是百年難遇。

有詩曰:“千年積雪萬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峰。”正是形容這長白山,長白山乃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更是當年大清之龍脈,在這銀裝素裹的季節裏,更是顯得威嚴無比,給人一種無比震撼的視覺感,讓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在這長白山中,有一座小小的道觀,道觀名為隱仙觀,聽起來像是有真仙隱於其中的意思,實際上就是一座小到不能再小的道觀。

隱仙觀四周林青木秀,鳥鳴山幽,雲飄霧浮,乍看之下頗有仙靈之氣,仿佛是真的有神仙隱居在此似的,可惜這副仙家聖景卻是被這小小的隱仙觀給破壞了。

這間道觀小到隻有兩間麵積不大的瓦房,前麵大一點的房子是供奉三清祖師的大殿,此時屋頂因為積雪的原因已經是破了個洞,時不時有一小撮雪花飄落下了,門口那扇破木門已是千瘡百孔,旁邊門框上貼著兩張淡粉色的紙條,上麵隱隱約約還能看到黑色的條紋,想必是掉了色的對聯吧。

而觀中那三尊祖師像也是殘破不堪,隻是能隱隱約約認出來是三清祖師像,上麵塗的漆已經是掉的差不多了,其中一座更是缺了一大塊邊角,這也是沒辦法,但凡觀裏還有錢也不會這麼將就這,這不是實在太窮了嘛。

後麵的一座瓦房是給觀主居住的房間,雖然比大殿好上一下,卻也還是破舊不堪,就差坍塌了,牆壁上滿是皸裂紋,露出裏麵的磚,要是將手探向那裂紋,還能感受到絲絲寒氣的存在。

就是這樣一座無比破舊的道觀,若非是大殿中跪著一個身上穿著破舊道袍的年輕小道士正在做早課,誰能想到還有人煙存在。

這個小道士約莫十七八歲,眉清目秀的倒是生的一副好皮囊。

小道士俗家姓名叫崔道玄,道號清虛,是這隱仙觀第二十四代觀主,也是這隱仙觀唯一一名弟子。

在道教中,宮觀一般分為兩種,分別是子孫廟與叢林廟。前者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而後者廟產不能繼承,屬於天下所有道眾共同所有,隱仙觀便是屬於前一種。

自打清虛的師傅在去年坐化之後,這座道觀就由清虛來繼承,這間道觀的各種官方手續齊全,清虛也是擁有道士證的合法道士。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一段淨心神咒念誦完畢,清虛清了清嗓子,今天的早課算是做完了,接下來也就是沒事幹了。

“無量天尊,看了又要修房頂了。”清虛捂著額頭無奈的說道。

“三清祖師在上,你們要是能顯靈的話就保佑保佑我讓我發點財吧,雖然說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兩袖清風,可是那也要吃飯不是,弟子要是在沒錢吃飯可就要餓死了。”清虛看著米缸裏那小半缸的黃米苦兮兮的念道。

“哎,罷了罷了,還是先吃飯再說吧。”清虛拿起水缸裏的水瓢盛了一瓢水倒入自己那口大鐵鍋裏,待水燒開撒入一把黃米,蓋上鍋蓋等待著粥熟。

十分鍾以後,清虛揭開鍋蓋,用水瓢盛出一瓢粥來倒入自己唯一的一隻缺了個口的瓷碗裏。

看著碗裏稀的不成樣子的一碗粥,清虛搖了搖頭,端著粥走向臥室。

隱仙觀並沒有廚房,平時做飯都隻是在室外露天,也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山上食肉動物也見不著,要不然清虛早就變成那些動物的米田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