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瑪拉河的誘惑(2 / 2)

魅力四射的非洲大陸,熱情似火的坦桑尼亞,充滿狂野激情的賽倫蓋蒂大草原,或許也是這個星球上的最後一方淨土。這裏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珍貴野生動物,角馬、斑馬、長頸鹿、非洲野牛、獅子、斑鬣狗、獵豹,還有凶殘暴戾的鱷魚!舉世聞名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就是指的這裏。危機四伏的瑪拉河,將賽倫蓋蒂和肯尼亞的馬賽—瑪拉大草原無情的隔開!洶湧向前的角馬、斑馬以及其他的一些食草動物所組成的遷徙大軍,它們每年要往返兩次橫渡瑪拉河!這才是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的最高潮部分。麵對潛伏在水中的饑腸轆轆的鱷魚,它們勇往直前,奮力一躍……-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馬賽、奎加、赫赫等非洲土著民族和野生動物和諧共處。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裏觀賞上帝所賜的人間奇跡。為了更好的發展旅遊業,坦、肯兩國決定,在兩大國家公園的交界處,也就是瑪拉河上,造一座橋,以便人們更好的欣賞遷徙大軍爭渡瑪拉河的壯觀場景,而同時又最大限度的不去打擾它們……

在國人看來,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要是換了咱們,嗬嗬,恐怕早就把它們剝皮剔骨,吃在嘴裏,穿在身上了。

目前坦桑尼亞和肯尼亞還是欠發達國家,有困難,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他們的老朋友中國了。中、非友誼是在老一輩偉人的關懷下建立起來的,隻要他們需要,我們當仁不讓的要伸出援手。事實上,我大中華在非洲,幹的大多都是貼吆喝倒賠老本的買賣。

但是,我八三五九七工兵大隊在此駐紮已經三個月了,別說造橋,光是勘察橋基就付出了巨大代價:一名工程師,兩名戰士不幸被鱷魚拖走,葬身瑪拉河,屍骨無存!另有一人雖僥幸逃脫性命,卻落個終身殘疾。兩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極其嚴厲,當地的馬賽土著又對鱷魚敬若神明,而我們的一貫政策也是尊重非洲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法律、宗教信仰……工兵大隊一時束手無策,陷入兩難之境。

來接金彪和花雨、小魚兒的是八三五九七大隊的中尉副連長,名叫趙健剛。人如其名,身高一米八二,雄壯有力,因常年在野外工作,皮膚也是黑黝黝的,能算半個非洲人。

這裏已經很接近賽倫蓋蒂大草原的核心區域,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分散居住著一個龐大的馬賽部落。據說,這個馬賽部落的酋長還是坦桑尼亞的一位議員先生。我工程兵大隊的營地就在瑪拉河穀邊的一片寬闊的草甸子上,和馬賽族的一座小村莊相距四五十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