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山有靈 正邪難辨(1 / 3)

“聖人不沾紅塵事,卻道凡間話千年。”圭城內的一家客棧裏,一小生正滔滔不絕地講著:“話說千年之前,上界仙人化凡,助太祖陛下行帝王之事,鎮壓人族氣運,卻也引得妖族魔族不滿,紛紛為爭奪氣運而出,漫天殺戮,慘不忍睹。世稱‘天運之爭’。最終卻是人仙占得上風,奪得此界,保全天下太平。而後太祖被封禪於東,以紫為號,創紫朝,世稱仲紫大帝......”

“好了好了,本朝的曆史還用你來教我們嗎?你也真不幹脆,每次都要嘮叨許久,老子耳朵都聽出繭啦。”

“就是,就是,這小子實在囉嗦。”

“快說重點吧,又有什麼小道消息啊?”

正當這位說書先生口燦蓮花,唾沫橫飛之際,座下的聽眾有人卻不耐煩了,不禁出聲打斷,餘者也隨之附和。

說書先生一陣尷尬,嘴角也一陣抽搐,卻是眾怒難犯,隻能順著說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此間最有名之處吧?”

“當然是帝皇山了,當年太祖皇帝封禪之山嘛。”

“不錯不錯。此山乃人間第一大山,傳聞山上更是仙氣飄渺,龍氣四溢,可謂是修行之寶地。紫國仙門不下百餘,但本朝以來卻沒有任何一家敢占據此山,不知諸位可知為何?”

“這還用說?帝皇山由皇家看守,不但凡人不得進,即使是仙人也要斟酌一二。否則削了天子麵皮,誰也沒好日子過。”

“嗯,當今天子有龍氣護身,更是奉天之命掌管人界,仙家定是不想招惹。”眾人皆點頭稱是。

“哼,仙家皆是超脫凡塵之人,怎會懼怕區區一人間帝王。若是有心在此山開枝散葉,天子又能如之奈何!”

此話一出,好似一枚炸雷,驚得眾人一身冷汗。此等大逆不道之語,要是落到朝廷耳裏,必是誅九族之罪。

眾人不由的轉頭向聲音源頭望去,隻見一青年身著白袍坐於其中,神態自若,穩如泰山,隻是眉宇間還未褪去一層稚氣。

“好秀氣的小子!”眾人皆歎,不禁議論紛紛。“隻是少不更事,小心禍從口出哇。”“既是敢口出狂言,定是有所依仗。你看那白袍,雖未鑲金鍍銀,但一眼便知材料非凡,此人......恐怕非富即貴啊。”“不然,如此蔑視皇權,怕是某一仙門弟子吧。”

說到這兒,眾人忽然都停住了,或搖頭,或驚愕,或苦笑,卻不敢聲張,生怕惹惱了這位公子。畢竟無論是權貴還是仙門弟子,都不是他們所能得罪的。一時間,氣氛便凝重了起來,也安靜了不少。隻是這青年仍舊不為所動,淡然地擺弄身前的茶具。

“這位公子好見識!前幾日三位仙長路過於此,小弟我卻也聽得他們如此說教。”說書先生見勢頭不對,連忙轉移話題。

眾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將注意力都轉移到了說書先生上。“這麼說,這個中原因,卻是另有蹊蹺了?”旁邊一人趕緊發問。

見眾人也很配合,說書先生不禁長舒了一口氣。若是糾纏於仙家和皇家的問題,哪天被朝廷知曉,那青年看上去家世淵源,自是無礙,可自己若是被株連,無財無權,那就倒大黴了。眾人也是這心思,於是便互相搭台。想到這兒,說書先生麵容一整,一掃剛才的驚弓之鳥的模樣,嗬嗬笑道:“當年因太祖稱帝,改此山為帝皇,分南北二段。南接一城,號作圭;北轄一城,稱為寸。諸位可知此二城之名由來?”

在座一老者皺了皺眉頭,略一沉吟,答道:“此二城各取‘封’字之一半,意在傳太祖封禪為帝,平定天下之功也。”

“老丈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說書先生神秘道,“‘封’可為封禪,亦可為封禁。”

“封禁,封禁......莫非此山中封印著什麼不成!”在場有些見地的人順著說書先生的思路,忽然驚訝地出聲道。

“諸位果然是才思敏捷,一點就通!不錯,那幾位仙長透露此山確是封印著某物。”說書先生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