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1 / 3)

歲序迭更,數不盡花開花落,一年容易,又是冬盡春來。姑蘇城外,虎丘道上,遊人如

熾,趁得春在踏青去,偷得浮生半日閑,固人生一大樂事也。

在賞心悅目的遊人群中,有兩匹健驢,馱載著兩位年輕人,蹄聲得得,狀至飄逸,正向

虎丘輕馳而去。

從間門到虎丘,去路非遙,揚鞭輕馳,不消片刻,兩人來到虎丘山腳下,離蹬下驢。前

麵那人稍一整衣衫,便回頭對後麵那位書僮打扮的人說道:“祁福!你就在這山下等候,待

我遊遍虎丘,即行返回旅店。”

那名叫祁福的書僮,垂手應道:“相公要早去早回,免得祁福焦心等候。”

那位年輕相公微微一笑,說道:“從江都啟程之日,我就向你說明過,這次我要邀遊天

下名山大川,每到一處,必要盡興觀賞,你這樣叮嚀再三,豈不是叫人掃興麼?”

祁福連忙說道:“相公斯文人,從未出過遠門,在這種山野之地,是不宜久留的,祁福

受老主人之命,隻好提醒相公要早去早回。”

那位年輕相公微笑不再言語,邁步登上山道。飄然向虎丘而去。

沿途憑吊過試劍石。觀賞過虎丘劍池,就古跡憑吊,虎丘尚不乏可看之處;可是,若是

欣賞風景。令人有“名過其實”之感,虎丘沒有獅子林亭園之勝。沒有滄浪亭觸人幽思,沒

有拙政園花木扶疏之美,那位相公略帶著一絲失望的心情,信步走到劍池之上一座古塔近前。

周圍斷壁殘垣,附近野草叢生,驕陽當頂,一塔孤伶,倒是引起這位年輕相公一點詩意,

頓時心裏想道:“登臨古塔而小虎丘,下瞰無餘,倒是一件樂事。”

當他想到此處,再留神眼前,這座古塔實在是太破敗了,蛛網塵封,野草封蔽,縱目其

間,雖然是日正當中,也令人有一種陰氣沉沉之感。

如此古塔,難保沒有爬蟲毒物之類,隱身其間。一個身具武功的人,登臨其上,也要不

寒自栗,何況這位相公還是斯文一脈,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可是,這位斯文相公,卻有一身膽量,而且豪爽有江湖俠士之風。心裏一經決定的事,就毫無畏縮之意,邁步入內,拾級而上。

如此登到第五層的時候,已經是氣喘不已,俯瞰下麵,行人如蟻,頓生頭暈目眩之感。

這位年輕相公閉上眼睛,心裏暗自呼喚著自己的名字說道:“祁靈!如此區區一座古塔,

尚不能盡登其頂,遑論遨遊天下名山大川,毋乃自欺太甚?”

想著,不由地白如冠玉的臉上,泛起一層奮興的紅暈,一雙秀眉微挑,星眼遽睜處,立

即拽衣攜袖。再登六層,直到第七層拾級不到五、六步,抬頭但見有一方木板,掩蓋著人口

處。

祁靈當時毫不猶疑,舉起雙手,原本拚著自己一點力氣,要托開這塊木板,好讓自己更

上一層樓,以窮千裏目,誰知道這塊木板竟已腐朽得經不起一觸,竟在祁靈伸手輕輕一托之

下,應手而起。

就在祁靈移開木板,正準備拾級再上,登臨頂層的時候,從木板的邊緣,飄下一塊業已

腐蝕的布條。

這個布條落到祁靈的身旁腳下,頓時使這位雖膽大而不諳絲毫武功的祁相公,惶然失色,他一眼看到,這個業已腐朽的布條,上麵依稀可辨的幾個字:“來此有緣,請登上層。”

這八個字落到祁靈眼裏,在一陣驚惶之餘,他依然沒有一絲退誌,心裏卻止不住想道:

“看來這塔上幾年以前,有人居住。

這是何人,竟然居住到這古塔的絕頂?為何從無人發覺。”

奇怪遮蓋了祁靈的恐懼,站在那裏略一思忖之後,鼓起勇氣,一蹬一蹬拾級而上。

當祁靈走到最後的兩個石階,上半身已經伸入古塔的頂層之際,頓時“啊呀”一聲,一

個蹭蹬,跌坐下來,原來他看到古塔內,竟然是端坐著兩具骷髏,這一個意外的現象,使得

祁靈幾乎要抱頭鼠竄而下。

如此荒涼古塔,如此嚇人發現,不能不令人為之膽落而心悸。

祁靈坐在石梯上,兩隻腿已經發軟,此刻連奔跑下去,也無能為力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風來,穿窗而入,吹動方才那個布條,原來在反麵還寫著有字:

“鐵杖千手劍,同盡於塔中,隱情何處覓?

更請上一層。”

後尾畫著一根禪杖和一把鐵劍的標誌。

這一首五言絕句,如果要落到一位武林人的眼裏,必然會知道上麵那兩具骷髏,就是兩

三年前,突然音訊俱杳的鐵杖僧和千手劍沙則奇。可是,落在祁靈眼裏,反覆讀之再三,不

知道這四句五言絕句,意是何指?但是,有一點祁靈是可以確認無訛的,就是上麵這兩具骷

髏,的確包含著有一段耐人尋味的隱情。

當祁靈心神穩定,舉步能行之際,也是他好奇之心再起之時。他仰起頭。望著上麵,暗

自忖道:“兩具骷髏又不是兩個鬼怪。就把我嚇成這等模樣麼?縱有鬼怪,在此光天化日之

下,我祁靈自有一股浩然正氣,怕它怎的?”

想到情急處,豪氣頓生,昂然拾級再登,來到這古塔的頂層,停足一角,凝神望去,依

然是寒意頓生心底,遍體冷汗津津。

兩具骷髏相對而坐,身上的衣服,已因年深日久,風化無餘,在兩具骷髏當中,交叉放

著一根鐵禪杖,和一把長鐵劍,卻是彎曲如鉤,上有灰塵盈寸,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祁靈慢慢收斂起方才上得頂來那一陣懼意,麵對著這兩具骷髏和兩件鏽腐的兵刃,心裏

止不住在揣摩著方才看到的那首五言絕句。

“鐵杖千手劍,自然是這兩具骷髏生前仗以成名的稱號,因何故同盡於這古塔之頂?為

何上得頂來,依然不得而知其中的隱秘?”

祁靈一麵暗自揣摩不已,一麵試移腳步,慢慢走向兩具骷髏之間,饒自祁靈如何放輕腳

步,依然衣角擺動,帶動灰塵,隻見劍杖交叉之處,隱約露出一角衣襟。

祁靈暗自點頭。深讚這兩具骷髏生前臨終之時,必然是費盡心機。如此欲隱還現的留下

痕跡。希望後世有人登臨此塔時。

能有所發現。但是,這座荒涼破敗的古塔,也不知道多少年來。從沒有人登臨其上,正如方才那個布條上所寫的“來此有緣”了。

但是,祁靈愈來愈渴望知道,這“鐵杖千手劍”究竟有何隱衷?要在這罕見人跡的地方,

設此玄虛?

想著便彎下腰去,拂去灰塵,使盡力氣,勉強移動那根禪杖鐵劍,故技重施,又是—麵

衣襟,上麵記述著幾行字:“鐵杖僧和千手劍沙則奇,一生闖蕩扛湖,無人能敵,在臨終之

前,不忍令一身絕藝失傳,故將二人所學,錄成秘笈,藏之於身體之下,若有人日後登臨塔

頂,可推翻遺體,取得秘笈,習得武藝,合二人絕藝於一身,便可稱絕宇內,勇冠武林。”

祁靈看到此處,不禁砰然心動。祁靈本人生性爽朗,好遊山玩水,愛仗義抱不平,可是自己生長在書香門第,絲毫不諳

武事,對於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遊俠傳記,每每神往。但是。終無門得人其徑,今天突然有

這樣一個機緣,可以一次獲得兩位武林怪傑的武藝,豈非正中心懷?

可是,當他抬頭向兩具骷髏看去,心裏不自覺地起了一陣躊躇,自語說道:“推翻遺體,

枯骨零散,死者何辜?要遭此屍骨拆散之罪?不能因為我要習得武藝,便使死者遭受餘殃。”

一點仁心頓起意念之間,祁靈搖搖頭,再向衣襟上接著看下去。

“……來人如不願推翻遺體,害及枯骨,則請退下古塔頂層,唯願保留死者安靜,請掀

動靠近梯口處一塊木板,掩蓋梯口,我二人雖身在九泉,亦深感謝意。”

祁靈看完這塊衣襟上的記述,再對兩具骷髏看之再三,茫然地搖搖頭,長歎一聲說道:

“若無其他隱衷,也就算了。古人說得好:橫槊賦詩,瀟灑臨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我祁靈無意爭霸武林,何至於拆人屍骨至支離破碎而取得秘笈?”

祁靈長歎而罷,對兩具骷髏深留一瞥之後。便自拽衣,按衣襟上的所示,拂開梯口灰塵。

果然有一塊木板平鋪在地上。

祁靈立在梯口,掀起木板,赫然在木板之反麵,又有幾行大字:“能入此塔,是謂有緣,能覓得藏書,是謂有智,能不傷及遺體,是謂有仁,有人如此,正是我二人所盼求之良才,

秘笈藏於簷外第五個風鈴正對瓦楞之下,伸手可得。得到秘笈之後,對我二人生平種切,自

然了若指掌。”

下麵另有一行小字:“二人體下,已藏有暗器,不可移動,以免誤傷。”

看完這塊木板上的敘述,祁靈不由地打了一個寒噤,他不禁深深覺得這兩位武林前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