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1 / 1)

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不是什麼綺麗的邂逅,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那時能看到的電視並不多,什麼四大名捕重出江湖,黑白教主之類的電視劇已經很受我們歡迎了.但印象最深的絕對是

,為楊過那無視那些束縛人性的規矩,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所深深震動並被吸引.而現實中的我一直是一個很乖的好好學生,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更向往那種快意恩仇的生活.這大概算是一種性格上的互補吧.

那裏麵的愛情也是讓我感動不已的.在每一種舍生忘死的愛情麵前

我都會仰望,因為我知道

沒有什麼比愛更來得可貴和崇高.現在我已記不清小學時候的真實感受了,也許那時我根本不懂什麼叫愛情,(其實現在我也沒弄清楚),但人與人愛總是可以體會

的,誰對誰好還是可以弄得清楚的.楊過與小龍女就像一個標簽,一個癡情的無私的勇敢的標簽烙在我的腦海,每每那自己或身邊的人做一個比較.

當然武功也是不能不替的.武功好就能作出許多常人不能做的事,如果楊過沒有絕世的神功,又怎能作出驚天俠舉,成為人人景仰的神雕大俠?人大多都是想成為英雄的,我絕對就是一個.我覺得想成名並不是什麼壞事,相反有時它會是好事.比如我想成名,但我不會去殺人,我希望能為蒼生做一些益事,能為人間帶一些溫暖.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爭著為人類做一些貢獻,得一點名氣又算什麼,而且我認為是很應該的.

在神雕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地看了天龍,飛狐,等等電視劇.不過說來慚愧,看了金庸好幾部電視劇我還不知它們的作者叫金庸.~0~

直到後來在書攤看到後才知道,於是一發不可收地把其它作品也全部看完了.我最喜歡的

是天龍,以前發過帖子,免談.

說實在的,金庸作品最初打動我的是一些很有古典韻味的東西。比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淩波微步‘,黯然銷魂掌‘~~~多美的意境

啊.後來我看了一些書後才知道這些並不是金庸自己寫的,‘淩波微步‘,出自《洛神賦

的淩波微步,羅襪生塵.‘黯然銷魂‘出自江淹的

,黯然銷魂者,惟有別已矣.對於這一點‘今天天氣哈哈哈‘曾發過帖子,說金庸隻不過比我們多讀過幾本書而已.我覺得並不是每一個書讀得的多的人都可以寫出好東西

的,中國古代那麼多東西本來就是隨便你用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問題是要把它們用得不留痕跡,行雲流水,而且讓讀者有所得.比如我就是通過金庸武俠而進入中國古典文化殿堂的.所以就此而言,金庸小說對古典文化的普及也是有一定的貢獻的.就像黃易的小說,所表達的一些哲理都是哲學書上很簡單的,但他把這些用通俗的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普及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直到現在我還喜歡看金庸的小說,但已更理性,也更聯係生活.不再盲目地以為金庸是一個武俠界的神,最多隻是一個很難挑戰的對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