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火燒玫瑰(2 / 2)

在雙方的追擊戰持續了半月之後,兩支軍隊都到達了幽若普平原,拉斯特軍果然在平原上地形有利之處,蜿蜒挖出一條幾十裏的戰壕。

火炮和弓弩手藏入其中,克裏亞軍派騎兵在前攻擊,步兵隨後掩殺而上。

三萬騎兵分成若幹個縱隊向敵陣中發起攻擊,拉斯特軍點燃火炮,一輪炮擊下來,命中數十騎,火炮裝填需要時間,以騎兵的速度,明顯是來不及發射第二輪的。

這時候弓弩手便發揮威力,戰壕中幾萬弓弩手同時發射箭矢,但騎兵裝甲很厚,普通箭矢根本射不穿,騎兵們在馬背上伏得很低,難以命中,隻有兩百來駕勁弩取得了效果。

不過這時克裏亞的騎兵已經衝了上來,手持連弩,見人就射。

拉斯特軍指揮若定,並未因防線被衝破而潰亂,士兵們手挺長矛,向騎兵們刺去,有的結絆馬索,將敵人戰馬絆倒。

緊跟著,克裏亞的步兵也衝了上來,雙方展開激烈的肉搏戰,直打到天黑時分,克裏亞軍見久攻不下,吹起了螺號,士兵們聞聲退了下來。

經過一場慘烈的廝殺,克裏亞軍憑借騎兵的優勢,以損傷三萬人的代價,消滅了敵軍六萬人,不過要想憑借此贏得戰爭的勝利,明顯還不可能。

但如果戰局再拖下去,敵方的火炮就會重新生產完成,必須要快速贏得戰爭。

快速贏得戰爭的方法就是擒住拉斯特的國王艾力克,隻是要在對方幾十萬大軍中生擒國王,談何容易。

不過女王卻想了一個辦法,早在推斷出拉斯特軍撤退方向為幽若普平原時,女王便已經作出安排,命令軍工部快速生產一百台大型風火筒。

這種風火筒是由她親自設計,原理是通過搖柄提供動力產生巨大風力,壓進一根鐵管即風管,就會形成風柱。

風管根部有一個孔,可以插一個油瓶,火油流入風管內被巨大風壓吹散成細小油滴噴出,再在風管口用火點燃,就可以噴出長長的火舌。

風火筒的生產不像火炮那樣需要采礦、煉鋼、熔鑄、精密加工等一係列工序,耗時良多。

軍工部在接到命令後,日夜不停地生產,僅僅用了半個月便生產完成,並運到前線來。

士兵們一見到這種奇特的裝備,都很好奇它能有什麼用。

這種風火筒體型比較龐大,需要用駟架馬車拖動,四個人同時操作,一個人負責架馬車,一個人負責搖搖柄,一個人負責換油瓶和點火,最後一個人負責操縱風管的方向。

在工程師的演示之下,風火筒中噴出十幾米長的火舌,讓士兵們震撼不已,一個個積極踴躍報名參加風火筒的使用培訓。

經過培訓,短短半天時間便有一大批士兵能夠熟練操作風火筒。

軍帳中,女王正在布置作戰安排,由兩名將領各領四千騎兵,分左右兩路包抄敵軍,輔以十台風火筒,阻擊敵軍後退之勢。

十名將領各領兩千騎兵,將敵軍切割成若幹部分,每隊騎兵輔以八台風火筒。

戰術製定完畢,準備今晚開始進攻,眾將轟然領命。

然而就在這時,軍中來報,有大批戰馬中毒身亡。

乍聞如此噩耗,全軍上下莫不震動,這次戰術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足夠的騎兵。

女王下令徹查事件,很快便將下毒的人抓到,前前後後共有六名,全是敵軍奸細,女王下令處死他們。

奸細雖已除,但戰馬卻遭受了重大損失,經過統計,軍中共計被毒死一萬九千匹戰馬,未中毒的戰馬僅於九千餘匹,再也無法實施擒敵國王的戰術計劃。

軍隊之中,氣氛被濃密陰雲所籠罩,若不趁勢擊潰敵軍,敵人火炮造好後,便會放棄防守幽若普平原,轉而繞路進攻我方各處城池。

這一日,凱撒突然接到手下士兵來報,說有人送來一封信,希望凱撒將軍轉呈安妮女王陛下。

凱撒感覺奇怪,問是什麼人,士兵說不知道。

凱撒問人在哪裏,士兵說信送到之後,送信之人就自殺了。

凱撒心想竟有如此奇怪之事,送信之人是何人?為何要讓自己轉呈女王陛下,還有送信之人為何要自殺?

取出信件觀看,裏麵隻有一張白紙,畫著一幅圖,一朵白色玫瑰花在火焰中燃燒。

白玫瑰是龐特家族的族徽,敵人送來這樣一幅畫究竟有何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