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5回太平道興衰
小溪曲曲蜒蜒的到山坡下分開叉來,宛如燕尾一般。大水車在溪邊嘩啦啦的轉個不停,田間有一童子坐在牛背上悠閑的讀著書。
桀與蕭三下馬步行到跟前問道:“請問童子,距離廣宗還有多遠?”
童子口中念念有詞抬起頭來說道:“這就是廣宗縣丘家莊,不知二位打算去廣宗何處?”
“我們想加入廣宗太平道找張角大師,不知該去哪裏?”
“你是說張角大師啊,我們丘家莊的人都見過,那年大旱鬧瘟疫,張角大師親自來到我們丘家莊施了符水又求雨,太平道的總壇就在核桃圓鄉,不過張角大師不一定在那裏,廣宗哪裏有災害,張角大師肯定會親自去的。”
倆人與童子告別完後往核桃圓趕去,途中被一黃衣道人攔住。“貧道奉大賢良師張角之命,在此等候兩位,並引兩位前去拜見。”
雖然不明對方有什麼意圖,但聽是張角派他來的,頓感親切說道:“有勞道友引路。”
急行20餘裏終於趕上前麵一行人。領頭一人身著黃羅大袍,腰係玉飾大帶,佩帶著龍型玉劍首,乘著紫金蓬馬車,又有黃旗開道,出行人員浩浩蕩蕩,好不氣派。
黃衣道人引著二人到馬車跟前說道:“大賢良師您要找的人給您帶到了。”
細看張角長散發黃巾發髻、劍眉上揚、內眼眥比外眼眥略低(傳說中的吊眼)、寬鼻厚嘴、八字山羊胡,總體看起來給人一種剛強正直、靈敏機智、目光銳利,但有冷淡嚴厲之感。
張角仔細打量著桀問道:“你便是桀?你姓什麼?”
小桀麵有難色回道:“桀,沒有姓!”
張角也不細問走到桀身邊仔細打量一翻,又握住桀的手,一股道力傳遍桀的全身,微微點頭,露出一絲笑意說道:“兩年前我夜觀星象,算出西南方洛陽,出了一位明亮無比的將星。恩,雖然你如今年紀尚小,但是以你的資質由我教導,不出三年,更是不輸於我太平道中任何一位大方首領!你可願意加入我太平道,拜我為師?”
桀聽了又驚又喜,趕忙跪下身來說道:“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後話不提,轉眼兩年間過去了。桀也已經不是兩年前的桀了,從容貌上顯得成熟了,身材上也有六尺了,武功上凝血刀法也已經到達第6層,隻要在直徑3米內傷到敵人持續發功2分鍾,就可令對方全身血液凝固而死。醫術上處理一般病患、小範圍瘟疫都可獨當一麵。道法上太平巫術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著的練到了第8層作用範圍是8米,可麻痹敵人2秒。張角師傅說隻要到第9層,便可令周圍*米內,麻痹2秒且造成遲緩10%的傷害,需要休息一晝夜才可恢複。到第10層更可引動天雷!
去年秋,蝗災來臨,蝗蟲鋪天蓋地,張角大師拿起九節仗發動太平要術第10層,刹那間烏雲密布,直徑4096米內被妖雷轟擊,隻見蝗蟲紛紛落下,但是還有大量的蝗蟲簡直是遮天蔽日,張角大師在連續發動9次之後嘴角溢出一絲鮮血,看樣子是堅持不住了。
“至尊天神,中黃太一,九節為信,附於我體,呔!”在念完咒語之後,張角麵光紅潤,又連續發動了九九81次妖雷,每發動9次,九節仗當中的一節便化為灰燼。直到最後張角滿口鮮血已人事不醒。
張角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不料濟南人唐周上書官府告發起義之事。於是朝廷緊急捕捉馬元義,車裂於洛陽;並緊急動員各種力量,捕捉誅殺太平道信徒一千餘人;又通知翼洲捕捉張角及家人。
翼洲廣宗太平道總壇:張角聽到消息時口吐鮮血,看樣子是牽扯到去年蝗災的傷了。張角依據《太平經》中關於“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歧行萬物治也”的理論,自稱“天公將軍”。又交代桀火速前往穎川,告知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一起起義。
待桀趕到穎川的時候,聽聞大興山黃巾鄧茂被張飛一槍刺中心窩;程遠誌被關羽刀起,揮為兩段。攻打青州的一方五萬人馬也被劉備、關羽、張飛各引一千軍擊潰。(對劉備,關羽,張飛,以及後文即將出場的曆史名將,文中就不詳細介紹了,我會在作品相關處發表一篇各名將出場前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