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容憔悴的村民們,在廢墟中默默地翻找著什麼,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悲傷和迷茫。
曾經熱鬧的村莊,到處充斥著大人壓抑的啜泣聲還有孩童的哭聲。
在這場轟炸中,有人失去了父母,有人失去了孩子,還有的人家無一幸免。
失去家園的村民們,並未在廢墟前長久地悲泣。
他們迅速擦幹淚水,開始清理地麵,哪怕指甲磨破,鮮血滲出,也不停歇。
他們的眼神堅定,仿佛在告訴世人,摧毀的隻是房屋,而非他們生活的勇氣。
大冬天並不是建房子的好時機。
所有失去家園的人家隻能從附近撿一些幹草樹枝搭建一個簡易的居住場所。
雖然簡陋,但好歹能遮風避雨。
山洞陰冷潮濕,大人還好,老人小孩無法在裏麵長時間居住。
丁一四人到了以後,來不及寒暄,便分開幫大家一起幹活。
丁家村不大,因為是同一個祖宗,所以村裏人平時相處得還是很和諧的。
本來兩三千人的村莊,經過這幾個月時不時的炮火攻擊,現在已經不足千人。
“文娃子,你爺奶呢?”村長看到丁文在幫忙,便走過來詢問。
“爺奶,剛好在家,沒跑出來!”丁文看向村長,說道。
“哎,萬幸你們不在家,要不然大家都跑不掉。”村長拍拍丁文的肩膀。
這段時間村裏死太多人了,能活下來都是幸運的。
“村長爺爺,丁一家,隻剩下丁一跟丁二了。”丁文拉住想走的村長說道。
他怕村長去問丁一,勾起她的傷心事。
“哎,知道了,你們四個現在住一起嗎?”村長問。
“恩,我們兩家房子都沒了,現在住的山洞挺大的,準備等來年開春再搬下來。”丁文說道。
“好,她們兩個女人孩子,你們兩個小夥子能搭把手就搭把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來找我。”村長欣慰地拍了拍丁文的肩膀。
苦難總會過去的,隻要村裏人一條心,齊心協力,什麼困難都不怕。
村長簡單地登記了一下人數,大家繼續埋頭幹活。
簡單地茅草房,一上午就能搞定了,再搬幾塊石頭在門口就能搭一個灶台。
至於床,隨便幾塊木板墊在地上就行。
房子都被炸沒了,能用的東西就更少。
“開飯了,自己拿著碗過來盛。”村長家地兒媳婦大聲喊道,大家便放下手中的東西過去吃東西。
丁一看了,一鍋不知名的黑綠色糊糊,一大盆鹹菜。
一人盛一碗糊糊,夾兩筷子鹹菜。
這些糧食,都是在廢墟裏扒拉出來的無主之物。
房屋雖然塌了,地窖裏的東西大部分還能搶救出來。
主人家還在的就物歸原主,如果家裏沒人的,就充公,由村長分配。
比如像現在這樣,全村人都在建房子,就由村長媳婦組織幾個婦女做飯給全村人吃。
還有那些失去家長的孩子,他們家的東西也要另外記賬,以後誰要收養就把糧食給誰。
或者小孩子能自己生活的,也有活下去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