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後。
至於過往,那就是一概不提,因為這紫禁城裏麵掩蓋的舊事,又何其之多,多一件又不多。
據傳言,令懿皇貴妃生前作惡多端,被皇帝厭棄,可那又怎樣,新皇就是令懿皇貴妃的兒子。
而已經死去多年的衛嬿婉,魂魄離開身體的那一刻,突然清醒了起來,看著自己破敗的身體,還握著那一枚紅色的戒指,忍不住犯惡心。
不悔,就算是惡貫滿盈,她也不後悔自己做下的那些局。
可有好些事情,衛嬿婉自己都迷茫,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比如說淩雲徹。
雲徹哥哥、淩雲徹,啊呸!什麼狗屁玩意!當時他臨死之前,自己為什麼要去見他一麵,還把那戒指給了他,成為最後扳倒自己的鐵證!
還有到最後,自己為什麼要自斷臂膀?先殺瀾翠,後殺進忠,逼得春蟬和王蟾叛變?
進忠,尤其是進忠,自己有什麼理由要殺他?那可是在自己被欺淩多年,求助無果之後,伸出來的一雙手。
那碗滾燙的鶴頂紅入口的時候,她忽然想到,那一年進忠為自己吹涼的燕窩粥。
所以,一路往上爬就算作惡多端,自己不後悔,這紫禁城本來就是你死我活,活到最後的人哪一個不是手上沾滿了鮮血?自己如果不給自己爭一次,那麼她就不是後來的皇貴妃,而是在啟祥宮被虐待而死的櫻兒。
但是殺了進忠,每每想來,自己是極其後悔的,不是因為沒有一個為自己窺探聖心的人,而是沒了一個真心為自己的人。
捫心自問,衛嬿婉知道進忠對自己的心思,厭惡是下意識的反應,而厭惡之下,隱藏的卻是歡喜。
淩雲徹喜歡上了烏拉那拉氏,偏偏這樣,他還不承認,皇帝從頭到尾也沒有愛過自己,更多的是把她當做一個有趣的物件。
先是淩雲徹,再是皇上,他們沒有一個人是真心為了自己的。隻有進忠,一顆心是向著自己的。
彌留之際,她突然想起了進忠死前,表麵上是自己的厭惡和進忠的咒罵,可實際上是這樣嗎?
“本宮惡心你!”
“你不得好死!”
衛嬿婉回想著當時的情景,除了那一句不得好死之外,她好像聽到了進忠說的另一句話:往後的路自己保護好自己。
一瞬間,白光突現,回到了被皇帝太後還有愉妃審判的那一天,她想著皇後到底要如何弄死她,沒想到竟然是經幡。作惡多端害死那麼多人的她,還會怕幾張布做成的經幡?
看來太後也是老糊塗了,別說經幡,就是那些被自己害死的人出現在自己眼前,她衛嬿婉也是不怕的,隻是為何惶恐?不是所謂的皇權,畢竟都到了這個份上,皇帝又有什麼好怕的?
可她真的通過經幡看到了一個人。
皇後是真的有意思呀,她隻把自己當成畢生的敵人,瞧瞧這經幡上麵還有進忠的名字,她真的很想抓住這個經幡,再喊一遍他的名字。她跪在經幡之下,看到了熟悉的人在跟自己一同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