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河碎二帝蒙塵 勇燕青威震敵膽(1 / 3)

話說宋朝八帝徽宗年間,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以宋江為首,受八帝徽宗招安,為大宋江山東擋西殺、南征北戰。平大遼、滅王慶、討田虎、征方臘,浴血奮戰,一百單八位將領隻剩十七人班師回朝。後因受朝中四大奸臣所害,宋江、吳用、花榮、盧俊義、李逵等相繼遇害,其他弟兄也走死逃亡。

十年後,八帝徽宗傳位給太子,自己成為了太上皇。九帝欽宗繼位,後重整朝綱,鏟除了以太師蔡京為首的四大奸臣,但因國勢衰敗,一時難以恢複。在此期間,北方雁門關以北,女真族日漸強大,吞並了大遼國及其周圍的各個小部落,統一了雁門關以北的大片土地,自立國號為大“金”國。金主完顏亮野心勃勃,妄想揮軍南下吞並大宋,一統天下。他聽說九帝欽宗初登皇位,朝局動蕩,人心不穩,認為是滅宋的最好時機,隨命令兵馬元帥四皇子完顏兀術率領一萬五千精兵偷渡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困卞京城,生擒活捉了徽、欽二帝。後因大宋三十六家禦總兵率兵回京城救駕,兀術因為孤軍深入,一看形勢不妙,隨即押解二帝及大宋被俘官員迅速北返回京。

這一日,路經水泊梁山腳下。突然,天降大雨,兵士難以行進,兀術發現不遠處有一所大規模的祠堂,上寫“忠義祠”。兀術傳令兵士進內避雨,待雨停後繼續趕路。祠堂內一所正殿,兀術推門而入,發現正殿內供奉著一百單八座神像,人物高、矮、胖、瘦、黑、白、醜、俊形貌各異,栩栩如生。隨問手下兵士:“可知供奉何人?”手下人都說不知道。軍師哈迷嗤道:“狼主要知供奉何人,問一問宋朝被俘官員便可知曉。兀術便問二帝:“所供者何人?”徽宗道:“供奉的乃是梁山泊一百單八位首領。”原來這座祠堂乃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梁山好漢所自發修建的祠堂,為的是使眾英雄永受世人香火。兀術聽完徽宗的話哈哈大笑:“都說梁山好漢英雄無敵,可惜某家無緣得見。”旁邊一位宋朝官員突然大聲道:“如有梁山好漢在,豈容你金狗入侵中原。”兀術轉頭看去,原來是禮部侍郎李若水。隨哈哈大笑:“你們中原人認為梁山英雄英勇蓋世,天下無敵,那是沒遇到某家,若是遇到某家,定然讓他們見識一下某家的手段”八帝徽宗此時滿臉垂淚,對李若水道:“卿所言及是,都怪朕一時糊塗,不知重用賢臣,以至有今天之辱,悔之晚矣。”兀術哈哈大笑:“你們認為梁山好漢英勇無敵,在我兀術看來他們乃是不識時物的一群蠢才,保你這昏君落得個走死逃亡的下場。我這就命人拆毀這些神像,讓他們死後也落些孤魂野鬼,我處安身。”說完就想命人動手拆毀神像。

忽聽門外有人大喊一聲:“金狗不得無禮。”話音一落,從門外走進兩個人來,頭前一位,看年紀四士歲左右,身高八尺開外,生得濃眉鳳目,目若郎星,齒白唇紅,五官端正,俊美異常。不過臉上有些細微的皺紋,讓人看起來略顯滄桑。不過讓人一看就知道年輕時一定是位標準的美男子。此人手裏提著一個竹籃,內有一些燒紙,後邊跟隨一個少年人,年齡在十八九歲,身高九尺開外。生得虎背熊腰,麵如冠玉,好似玉帝坐前左金童下凡。手裏提著一杆亮銀槍。李若水一見年長之人,大喜過望,大聲呼喊:“聖上有難,燕青快來救駕。”原來來者正是梁山好漢浪子燕青。

原來自從征方臘得勝還朝,燕青勸盧俊義激流勇退,隱跡山林。盧俊義沒有接受燕青的勸告,入朝後,被奸賊高俅所害,燕青便攜帶盧俊義之子盧林、盧天龍逃避在梁山腳下,並出錢讓百姓建起了這座忠義祠。十幾年來,每逢上墳的節日,燕青總要帶盧林來此哭拜。燕青對八帝徽宗和朝中四大奸臣恨之入骨,為了讓盧林將來能夠為父報仇,為眾英雄雪恨,燕青把自己善長的步下功夫,長拳短打以及自創的燕青拳三十六式,跟相撲功夫,全部教給了盧林,並把盧俊義學自陝西隱俠周侗的馬上功夫,飛龍八槍也一並傳授給盧林。十年來,爺倆功夫大有長進,盧林盧天龍也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長成了一個馬上步下功夫無所不會的俊俏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