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發古之憂歎的日軍軍官(1 / 2)

中央軍趕到白家寨的時候,恰好鬼子的三輪摩托車也趕到了.

“狗日的,跟他們拚了!”曾參加過北伐戰爭的營長很快就認清了形勢:周圍已經被夷為平地(夷為平地這個成語應該與蠻夷有關,所以,這裏好像用錯詞了?),根本無險可守,而這個營長,即使知道鬼子願意饒他們的性命,也是絕對不會低頭的,何況全地球的人都知道,鬼子兵是什麼德行.

“列隊,列隊!”營長高呼.

中央軍士兵的主打武器是中國自己能生產的若幹武器中的一種,傳說中的老套筒,或者說漢陽造,是清朝張之洞引進機器仿製的德國步槍,為沒有膛線的滑膛槍.漢陽造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一百八十度範圍內全地圖攻擊,遺憾的是一次隻能攻擊一個目標(也就是說,在漢陽造瞄準的前方,一百八十度範圍內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打中).當年洋鬼子們打仗的時候喜歡排成一派一起開槍,哪怕前麵隻有一個敵人,就是為了保證能夠打中前麵的人.這個時候的鬼子兵基本上是不需要學習什麼瞄準的,因為上帝都不敢保證打出的子彈會落在前方什麼地方.

裝了刺刀或者槍刺的中央軍士兵自發地排成一排站在最前麵,背著大刀的中央軍士兵站在隊列的後麵.

(大約在拿破侖時代發明了偉大的槍刺,讓火槍兵也能肉搏,但槍刺是影響射擊的,後來不知道是誰發明了可以拆卸的槍刺,也就是刺刀)

(大刀來源於明朝劉伯溫的,相當於諾查丹瑪士的,上麵有大刀殺跑倭寇的預言,所以很有些人捐贈大刀給抗日將士:送上大刀九十九,殺盡倭寇-----)

日軍的摩托車隊很快就帶著一路煙塵地來到了中央軍的陣列麵前.

架在摩托車上的機槍發言了,幾秒鍾時間,中央軍就倒下了幾十人.

“慢著!”日軍聯隊長一聲大吼,命令士兵停下了射擊.看著前麵列成的隊列.這個腦子裏裝滿著中世紀騎士衝鋒壯舉的日本軍官馬上有了個好主意,不願意士兵們使用機槍了.

“摩托車列隊,準備衝擊,注意,刺刀的幹活.”日軍聯隊長興奮的像等在慰安婦房間外的小兵一樣.

日軍士兵雖然迷惑不解,但是,還是很快地排好了隊,單線的隊列.

聯隊長看著摩托車列成的隊形,非常的不滿意,親自下車給駕駛摩托車的士兵每人賞了幾個耳光.現在可是摩托車騎士衝擊步兵隊列.這些混蛋列成這樣,一點都沒有點騎士精神.他命令士兵列成三角形騎士衝鋒隊形.

中央軍的士兵們迷惑地看著前麵的日本人在前麵開著摩托車玩飛車黨,他們的步槍攻擊距離太近,打不到對麵的日本人.他們的子彈也不多,不敢胡亂浪費.他們都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日本人的步槍,機槍的攻擊距離都要比他們遠,人家還是“弓騎兵”.

在四十年代,日本人的精銳部隊都已經跟跑到東南亞去打西洋人了,或者跑到太平洋上與美國人打仗去了,在中國作戰的都是日本的二線部隊,甚至大量士兵是狂熱的日本農民,不到十五歲的日本少年.這些人都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軍事訓練,要完成聯隊長要求的,符合騎士精神,重騎兵衝鋒的隊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