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倒相風四起,上書參相爺的奏折堆成了山。
皇上滿心歡喜,從來沒有這麼痛快過。
但令皇上沒有想到的是,坊間流言四起,說的是太後親手做局康王通敵謀反,相爺背的黑鍋。滿京城鬧的沸沸揚揚。
霽月閣已經著手查消息來源。皇上急召顧以宸。
“顧愛卿,你對此事怎麼看?”
“依臣之建,這些流言都是相爺手筆,當年的他為今天也做好了準備。他不會甘心自己把黑鍋都背了。”
“事情發展下去,太後一世英名都將被玷汙!”
“現在相爺無非要皇上一個說法,他手頭一定有證據。”
“難道朕就這樣被拿捏?”
“康王案也不能一次把相爺扳倒的,相爺是要拿手上的籌碼和皇上談判。”
“現在不知道相爺手上有什麼證據?顧愛卿,此事交你去辦。”
“臣領命。”
顧以宸從皇宮出來,直奔相府。
“賢侄,你怎麼來了?”相爺很熱情地迎上前去,看來相爺已經知道自己為何事而來。
“相爺,侄兒就直說了。”顧以宸知道現在和相爺拐彎抹角沒什麼意義,“相爺,坊間流言是您的手筆吧。”
“哈哈哈!還是侄兒了解我。對,是我幹的。當年的事,本相也知道遲早會爆,也早已做好準備。”相爺自信滿滿地說道。
“當年即便是太後授意,太後也隻是口諭,她能輕易給您留下把柄?”顧以宸想不明白,太後怎麼可能給他留下證據。
“這點太後怎麼會不知?本相也是想怎麼給自己留條後路。”
“侄兒,很好奇,您是怎麼做到的?”
“你知道什麼東西隻有太後獨有的,世上也隻有此一份的稀有之物是什麼嗎?”
“不知道。”
“東海龍珠。是太後生辰東波國贈送的。”
“這又能說明什麼?”顧以宸覺得就憑一顆“東海龍珠”就說是太後授意有些牽強。但朝堂上的老臣都知道此物隻有太後有,這麼稀有的物件到相爺手上,也一定是太後所贈。那什麼樣的事,能讓太後會贈送如此稀有之物?那朝堂上的猜測就成了相爺為自己減輕罪罰的理由?
“當然就憑這點是說明不了什麼,但我還有當時太後身邊貼身太監的手書證明,證明這顆龍珠所贈送的日子,和當時康王案是對應的。”
“太後身邊的太監怎麼可能會寫下此書?”
“這就是人性的貪婪,隻要給出足夠的資本,人會為利做出他認為不是什麼事的事!”
“這麼簡單?”
“那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本相當年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他幫忙證明此物卻是太後所贈而已。看似很正常,但現在就是最好的物證了。你說是不?”
對呀,相爺的這招著實厲害,他隻要證明此物確是太後所贈就足夠了。相爺能從當時一個刑部侍郎的爬到丞相位置,不得不說他有過人的智慧和遠慮。
“相爺想要什麼結果?”顧以宸試探著。
相爺遞過一個名單說道,“這個案件畢竟是本相當年主辦,也要承擔一些責任,這些名單上的人可以被貶,本相隻是失察而已,最多罰奉在家閉門思過,賢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