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婁家的改變(1 / 2)

婁曉娥感覺這一趟不虛此行,她原本隻是想跟王安軍見一麵,卻沒想到王安軍的哥哥居然懂得這麼多。

雖然她不是很懂,但她知道王安軍的哥哥肯定有本事,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人找他幫忙。

而且,她覺得王安軍的哥哥說的話都是對的,這讓她更加堅信了自己的選擇。

婁曉娥這一趟,不但確定了和王安軍之間的關係,也讓婁家以後能夠擺脫困局。

隻要按照王安軍哥哥說的去做,婁家就能平安無事。

這讓婁曉娥感到無比慶幸,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婁半城是個愛國的人,他也是紅色資本家。

軋鋼廠公私合營後,他直接成為了股東,後來甚至連分紅都不要了。

這並不是因為形勢所迫,而是因為他真心不在乎這些錢。

他掙得錢已經足夠多了,對於金錢的欲望也逐漸消失。

後來被抄家時,他什麼東西都沒有帶走,到了港島後,依然憑借著自己的能力重新崛起。

然而,婁半城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活著再回到四九城。

盡管如此,他的一生依然是傳奇的,他的故事也讓人感歎不已。

如果能夠讓婁半城留在四九城,哪怕讓他把所有的家產都捐了,他也願意。

前提是能夠摘掉資本家的帽子。

婁曉娥這次回去後,就直接把今天王安國和她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父母。

婁半城夫婦聽後,覺得王安國說得非常有道理,而且他們知道,王安國是真心不在乎錢。

畢竟他現在年紀已經不小了,身體狀況也不太好,誰也不知道他還能活多少年。

既然如此,倒不如趁著還有時間,好好享受生活。

於是,婁半城想通了之後,立刻讓婁曉娥和她母親去市場買點肉回來,從今往後,婁家要開始改善夥食。

這一舉動意味著婁家將逐漸擺脫過去的節儉習慣,開始過上更加舒適的生活。

對於婁半城來說,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關愛,更是對家人的一種責任。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家人感受到他的愛和關懷。

同時,這也反映出婁半城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他不再過分追求物質財富,而是更注重內心的滿足和平靜。

這樣的改變,無疑會給婁家帶來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這隻是第一步,先改善生活,接下來就是把家裏的錢想辦法消費出去。

婁家雖然擁有一定的財富,但他們手頭的現金其實並不充裕。

相比之下,他們更擅長收藏各類珍貴物品,如黃金、古董和字畫等等。

而對於這些收藏品,王安國恰好有著濃厚的興趣。

說起現金,無論是國內的錢還是香港的港幣,王安國目前都已經不再缺乏。

因此,由於婁曉娥的緣故,他與婁家之間成功地建立起了一種合作關係。

這種合作形式簡單明了,即王安國提供現金,用於換取婁家所珍藏的古董字畫等收藏品以及黃金。

這樣一來,雙方都能從這次交易中獲得自己所需的東西,實現雙贏。

婁家在用這些錢購買自己所需,讓婁家的財富在四九城流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