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簡要地介紹了酒廠的規模、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表示對未來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他也提到了公私合並所麵臨的困難和挑戰,並表示願意積極配合政府的決策,共同推動酒廠的發展。
隨著王安國的發言結束,現場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接著,南鑼鼓巷的王主任率先發表了意見:“王安國同誌,你的彙報很詳細,讓我們對酒廠有了更全麵的了解。
公私合並確實是一項複雜的任務,但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步驟。
我們會全力支持你們,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其他官員們也紛紛表態,強調了政府對酒廠項目的重視和支持。
他們表示將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導和資源支持,幫助酒廠克服困難,實現更大的發展。
隨後,雙方就具體的公私合並方案展開了深入的討論。王安國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優化管理架構、加強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等,得到了與會人員的認可。
大家一致認為,公私合並後的酒廠應該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提高競爭力。
最後,會議達成了一係列共識,並確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王安國深感責任重大,但也充滿信心。他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京酒酒廠必將迎來輝煌的明天。
完成一係列看似有用實則無用的話題後,就開始說起正事,也就是廠裏各級部門人員的安排。
首先就是書記人選,因為王主任這段時間的付出,京酒酒廠的完成也完全是在她的督促安排和見證下完成的。
所以王主任順利的完成了從南鑼鼓巷街道辦主任,到京酒酒廠書記的轉變。
接下來就是廠長的人選問題,由於徐慧珍在前前後後的籌備工作中都深度參與其中,並且還牢牢地掌握著釀酒的配方和製造工藝,因此在其他候選人都沒有她如此專業的情況下,她自然而然地當選為廠長。
這意味著徐慧珍已經從一個私營小酒坊的老板,成功晉升為正處級的廠長。
今後,她還要完成入黨等一係列的程序,才能真正坐穩這個廠長的位置。
接下來,關於副廠長和各個車間主任的任命,則完全由政府來決定。
至於後勤處,則由秦月嬋負責;秦淮茹則負責後廚;劉嵐負責采購科。
而保衛處將由公安部門派遣人員過來負責,並未交給王安國。
這樣一來,整個工廠的管理層級和分工就基本確定下來了。
確定下來後就是準備正式開業了。
公私合營還有一樣好處,那就是京酒在全國各地都有銷路,不愁賣不出去。
不過海外市場的話,還需要找人合作。
王安國想找婁半城,但是婁半城自身地位太尷尬,沒有辦法找他。
那麼,王安國就打算自己開拓銷路,開拓海外市場了。
反正在軋鋼廠采購科上班的王安國比較自由,到時候安排好采購事宜,每個月回來一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