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詹宇倒是沒有在考慮逃跑的事,而是思索起了自己的未來。他自小唯一的目標就是脫離舅公的掌控,能夠出人頭地,活得相對自由自在。以前他認為,想要對抗舅公,就必須出人頭地,擁有可與舅公匹敵的力量。但這一年多來,他發現自己越是出人頭地,舅公的這張大網就將他包得越來越緊。他仿佛五指山下的孫猴子一般,永遠也逃脫不開如來佛祖的手掌心。
如果他不和孟曖成婚,老老實實按照舅公的安排一步一步走,那打完朝鮮的抗倭戰爭,他回去就該聽從舅公的安排成婚了。他知道自己是沒有能力抵抗舅公的安排的,一旦回去,他就真的徹底落入那張大網之中了。如果他的妻子不是孟曖,他試著想象了一下,隻覺得此後的人生一片灰暗,毫無意義。
如果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成婚,相伴走完一生,那這個人生,豈不是為了舅公活著?出外則蠅營狗苟,入內則離心冷情,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兒,活不出個人樣來,還不如死了算了。
死了……莫非孟家人是打算假死脫離朝廷控製?那日孟子修對他說的話不斷縈繞在耳畔,使得他漸漸產生了這樣的猜想。如若當真是這般,那他……不若和他們一起去了,為了孟曖,舍了那些功名利祿的浮華之事,對詹宇來說並非是什麼難事。隻是他的父母都還在世,他身為人子,必定要背負不孝之名了。
假死……他決意假死,追隨孟家人而去。假死於戰場,便算是為國捐軀,對外他也不會被苛責不孝,他的父母即便傷心,也隻是傷心兒子死於戰場,而不會傷心於兒子棄他們於不顧。而他的父母並不缺少他的贍養,與其愚孝毀了自己一生,不如就此假死脫身。這想法可真夠大逆不道,但被囚在朝鮮王京之中的第三日,他仍然做出這樣一個關乎他此後人生的重大決定。詹宇內心當然有著道德包袱,但單純從情感出發,他做出這個決定,內心其實鬆了口氣。他自幼與父母並不親厚,他父親是個幾乎見不到的人,作為入贅女婿,他終日裏在外嬉戲,根本不管正妻和兒子。而詹宇的母親體弱,憂鬱,給詹宇帶去了一個無比壓抑的童年,這也是詹宇想要逃離開張家的最本源的動因。
思索清楚了人生的方向,接著最關鍵的,就是要脫離張允修的掌控,與孟家人彙合。這對他來說,簡直難比登天,他眼下被倭寇數萬大軍包圍,若沒有人相助,插了翅膀也逃不出去。逃不出去,那什麼假死追隨孟家隱世的美好設想都成了泡影,無從談起。
該怎麼辦?他漸漸陷入沉思。
……
小西行長發現自己徹底上了明軍的當,明軍雖讓他撤出了平壤城,渡過了大同江,但在他此後一路向南撤退的整個過程之中,他不知遭遇了多少次埋伏掩殺,大部隊潰敗奔逃。不僅僅是他,沿線所有的倭軍都在潰敗,明軍來勢凶猛,盤踞在北方的倭軍難以抵抗,均避其鋒芒,向南撤退。唯獨加藤清正部仍有數千人的部隊盤踞在鹹鏡道之內,暫不能為明軍所剿滅。
勢如破竹的明軍,在接下來的十幾日內,連番收複平壤至開城沿線的一係列城池要地,打得倭軍難以招架。尤其是明軍所持有的佛朗機炮、虎蹲炮、滅虜炮,簡直是攻城殺敵的絕佳利器,大炮連綿不絕的轟擊,使得倭軍傷亡慘重。分由各個倭地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