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我這就把他們救出來。”羅洵不慌不忙,安慰道。隨即,他安排手底下的人接收眾人,安頓他們到大後方休整。
穗兒將孩子委托給竹妍、彌津姊妹照看,上前一步道:“羅千戶,我得去,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彌津安惠也想跟著去,卻被她姐姐攔下,她們當下不能在城中倭軍麵前露臉。
“好,你隨我們來罷。”羅洵沒有拒絕,讓穗兒上了一匹馬,一眾二十人的隊伍,押送著關押島津歲久的囚車,向七星門而去。
第223章 兵臨城(十)……
在過去的十數年裏,穗兒經常會這般做想:自己身為一個平頭百姓,這樣無辜且身不由己地卷入整個王朝國度的興衰命運之中,成了左右局勢的關鍵人物,簡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後來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並非單純隻是一個平頭百姓,於是她又心想:莫非身為一個擁有一半皇室血脈的人,就像是身負詛咒一般,哪怕是流落民間,也逃脫不開皇族成員的命運嗎?
但最近她的心態又發生了些許轉變。她是平頭百姓也罷,是流落民間的皇室血脈也罷,身處在這個世道之中,她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命運要她來這朝鮮戰場之上,解決張允修,回收萬獸百卉圖,那麼她就應該順從命運。曾經她曾認為命運待她何其不公,直到她與孟曠重逢,才知道所謂的命運,不過就是一連串的事件,福禍相依、承前啟後地連鎖發生著,她能做的也不是什麼反抗命運,她能做的不過是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之中,盡善盡美,做到問心無愧。因為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她不可能一個人對抗整個朝局大勢,當一切塵埃落定,她走到生命最後的時刻時,回想過去,沒有因為自己不曾盡全力拚搏爭取而落下無盡的遺憾與痛楚,那這一生,便算是值得了。
也許她正在做的事,在很多朝廷大員眼裏毫無意義,於大局無太大影響。也許萬獸百卉圖在那些朝廷大員眼中,不過是個雞肋,雖有威脅但不至於當真要了那些王公貴族的性命。因為皇室終究還是要庇佑那些王朝的蠹蟲,因為他們是一丘之貉,是休戚相關的共同體。沒有人能扳倒他們,除非整個王朝被顛覆,一切推倒重來。曾經手握重權,猶如王朝擎天柱般的張居正在他們麵前轟然倒塌的景象,至今仍然曆曆在目,並將會徹底震懾後世所有試圖做這件事的人。
但她還是要做,因為她明白這幅圖落入真正心懷叵測之人手中,會產生怎樣破壞性的影響。她不在乎王公貴族的死活,她隻知道這些大人物之間的爭鬥,會牽連累及多少無辜的百姓。而如果這種局麵之下,還有狼子野心的外族勢力插足,顛覆性的大規模戰爭恐怕就是抬眸可望見的既定未來了。如果解決掉張允修,回收萬獸百卉圖能夠讓局勢穩定延續下去,哪怕隻有十幾年,那這件事也值得去做。如果她最愛的人當真因為完成這件事不幸犧牲了生命,她也要強迫自己接受這個事實,並承接著她們未竟的事業,盡全力將其完成。盡人事,聽天命,大約就是這個意思罷。
因而當穗兒騎在馬上,望著七星門洞開,倭軍步出時,她的心態竟然出奇得平靜。如果情況當真發展到了最壞的那一步,那她也就沒什麼好顧忌的了,就讓她燃盡這苦難的一生,為那虛無縹緲的理想貢獻最後一絲薄光罷。●思●兔●在●線●閱●讀●
但上蒼似乎隻是與她開了個惡劣的玩笑,因為倭軍的態度出奇得服軟,為了換取島津歲久,他們提出了人質交換。而他們釋放出來的人質,竟然正是孟曠、郭大友和細川誌兵衛。穗兒一瞬真有些哭笑不得,她不知道是自己太緊張、太悲觀了,還是當真高估了倭軍的決心。也許是孟曠陷落城中帶給她的衝擊太大,使得她一下沒能判斷清楚局勢。是啊……在小西行長不曾掌控局勢的當下,城中說了算的人不正是宗義智嗎?此人素來反對侵朝,如今有機會與明軍接觸,自然要不遺餘力的示好,以謀求戰後自己的生存地位。而他必然會保住陷落在城中的孟曠等人,以作為自己交換的籌碼。而身處在宗義智身邊的那些倭軍將領,看上去都不是什麼聰明人,在城中無人做主的情況下,他們一時之間隻能聽從宗義智的號令,畢竟他在眾人之中位格最高,乃是一地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