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你們的腳……去思考,去開創屬於你們的文化,去追求你們的未來,這是屬於你們的時代!”

“文化複興!大國——重工!”就這麼一句話。人稱為大清文化的開啟,華夏文化的新生。

這一天,曆史上稱為華夏文化的重新起航之日。

各個地方的大清人,男女老少,一起背誦這段話,最後一起大力地喊出來“起來動你們的腦袋,你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你們的手,你們的腳……去思考,去開創屬於你們的文化,去追求你們的未來,這是屬於你們的時代!”

這是屬於你們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棒的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

我們,士農工商、兵痞子文流子上三流下九流……組成一個我們。

“這片土地是一塊偉大的土地,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世代繁衍,遵循天理大道和時代變遷,輝煌璀璨!

這片土地上的人,曆經萬年,吃飽穿暖,有書讀,要驕傲,要自豪,要大聲告訴自己,四書五經,隻是我們所有人的開蒙書。你們,我們,所有人,作為大清國的讀書人,動起來!

動起來,放開手裏的書本,開創自己的時代!”

少年天下野心勃勃的心思昭然若揭,大清人熱血賁張,激情澎湃。弘星的瑪法、阿瑪、叔伯們、哥哥弟弟們,也都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兒“熱血”。

所有人都在等著新登基的少年天子發出自己的聲音,誰也沒想到,他的第一嗓子是這般嚴厲,仿若火鉗一樣烙進大清人的靈魂,砸醒他們渾渾噩噩的腦袋。

月朗星稀,睡不著的老十四在群裏大聲讀著皇上侄子的發言。

“……幾千年了,還捧著老祖宗的那幾本書逐字逐句地研究,羞不羞啊?

幾千年了,繁衍多少代人了,時代變化多大了,還守著那幾本書當寶貝,羞不羞啊?

不是說那幾本書不好,不是說我們的文化不好,是我們應該選用更適合其發展的方式來傳承,是應該記得,不光是傳承,還要發揚光大,開創自己的時代文化。

六十年前的西洋人才有了類似《道德經》的文化,可是我們抱著《道德經》幾千年,沒有一絲進展,羞不羞啊?”

小弘星的排比比喻句用的非常接地氣兒,不說其他人,就是無上皇都感覺,自己有點兒小羞羞。

“勤勞的農人,安靜的匠人,誠信的商人,守土的將士,治國的官員……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三姑六婆、五行八作……都是大清人。

大清人,不光平定內亂,不光安定外患,不光向貧窮和饑餓宣戰……大清人還要打破無知和愚昧的牢籠,向科學,向知識挑戰。

我們自信,我們驕傲,我們在先人們的文化上有自己的創新,在文化長河上一定有自己的濃重墨彩的一筆……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文化複興——大國——重工!”

老十四在“工”上拖出長長的尾音,一幹兄弟們聽得眼睛發直。

老大又是搖頭又是點頭的,直說:“可了不得了,可了不得了。”

老二輕輕念叨“作坊文化、匠人文化、農人文化、商人文化、軍人文化……”

老三語氣輕輕的,人恍恍惚惚的:“匠人文化是墨家文化?我就知道,皇上侄子必然是‘一鳴驚人’。”

老四臉板的跟一個木頭,聲音也像是木頭:“作坊文化是什麼?我猜,皇上侄子的下一步計劃,必然有銅錢貨幣改革。”

老五搓搓臉,人也還沒回神:“……我們有什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