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人聞不作生的生息著,有的人默默無聞的奉獻著自己,成為幕後英雄。
我們都一樣的生存著,就應該沒有任何自由的束縛,享有相同的法律保護,擁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而我們做了一些什麼。
嘲笑,無助,漠視,冷淡,諷刺,盲目,自大。
這些本該不應該出現在我們世界的詞語,因為人類的自私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題,人類世界悲慘的開始。
我們在等待著什麼。
是不是非要等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人類才會真正意義上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看見萬眾一心的那一刻。
我們都一樣,沒有了自私,沒有了利益的衝突,人類的世界會成為童話世界裏的那般平和嗎?
我們都一樣,可憐的人類,是時候認知自己了。
28-如此,簡單
相對於我們,他們更適合生存。
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陌生的城市,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離開了那多年以來養育他們的地方,帶著沉甸甸的包裹,帶著所有自認為是最寶貴的夢想,踏上了旅途,向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地方前進著。
在那裏更多的人希望看到的是夢想。
帶著所有的包裹離開了火車站,離開了永遠的回憶,在擁擠的公交車裏掙紮著,在陌生的城市掙紮著。
他們努力的尋找著這座城市中最底端的工作,隻為能夠生存下去,在最寒冷的地下室裏度過著,隻為兒女們能夠過的更加好一些。
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一直尋找著,而他們的求職標準也很簡單,就是能夠滿足他們的生活就可以,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苛刻要求。
他們的內心也是如此的簡單,沒有商人的那份勾心鬥角,也沒有商業領袖的那份心思,他們隻是要求能夠在這座城市裏生存下去,不論以怎樣的形式。他們努力著,隻為求得一絲生存的氣息。
在繁華的都市裏,他們是如此簡單,簡單到隻要能夠滿足就可以,他們真的是特別容易滿足的一類人。
可是,這個時代用盡他所有的心思挖空著他們,就連最簡單的生存也不能滿足他們。
電視機上的高樓大廈,他們沒有奢望能夠有朝一日進去,坐在最高層的最前端發號施令,受萬人朝拜。
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夠可以有朝一日,走近它,觀摩它的雄偉壯觀,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夢想就是僅能夠目睹一眼電視機裏,電影裏的那些個高樓大廈,繁華美景。
不知道這樣的日子對於他們,還要持續多久。還要過多久,才能找到出發時的那份初衷。
但他們仍然努力著,拚命生存著。
每一次的孤獨掙紮,都許久徘徊,過了多久,生活了多久,沒有人知道,知道的僅是我們這些用生命填寫春秋的人群。
他們,真的特別特別的不容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群去壓榨他們呢,我很不了解,為什麼。
他們真正意義想要的,無非就是生存而已。他們也就是如此的簡單。
他們是這個龐大的社會體係下的一個縮影,但是他們的存在,完全可以縮影這個時代,也因此,時代的真正主人是他們。
29-星球
有一顆星球點綴著外太空,那是我為你命名的星球。
你離開了許久,我的信仰帶著我的驕傲也離開了,我想我會有一天去穿越太空,找尋那顆星球。
因為那顆星球上記載著我們的年輕與年華。
哪怕穿越過程中會灰飛煙滅,我也會堅定的去追逐那顆星。
穿過大氣層,越過失重,隻為穿梭太空,尋找執著。
飛船降落在了那個星球上,你我熟悉的那個星球上,用最美好的言語去祭奠,生生不息的信仰。
在那顆星球上,我鐫刻著永遠,隻希望,你能回來。
如果沒有那顆星球,我想我會迷失在外太空中,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30-夜的原味
夜不知黑了多久。
我一直孤獨的行走著,向著前方。
黑夜遮住了我年輕的模樣。
忌憚著我重新見到光芒。
夜的路很漫長。
行走在漆黑的路上。
不知道還要遐想多久多長。
等待著,光芒的出現。
等待著,黑夜中的你庇護。
等待著,我告別地暗,孤獨的那一刻。
夜終會過去。
而我也將在光芒中等著你。
31-離別
總有一天,你我會有離別的時候。
不知,那時候,是悲是喜,是苦是愁。
更多的情感在於你我的情義。
浪起人湧,風輕雲淡。
離別終會想念,在一起曾經的每一分每一秒,多少次在人生道路上匍匐前行,又有多少次在感悟人生的悲與愁。
在這條路上,多少話是感謝彼此,又有多少話是希望遺忘彼此。
人生終會有一離別,但切記離別的時候,拿好行囊,向著遠方,不要回頭望。
因為,看見你轉身再見的身影我會傷心,而我也相信,在那黃昏即落的時候,你會從路的那頭走來,見到我。而我也會在我們離別的地方,種上一棵梧桐樹,等你回來。
32-宇宙
最近剛看了一本關於宇宙學的書,深深地被書籍裏麵的有些知識折服了,同時也深深的意識到自己在科普知識方麵的知識短缺,有待進一步的學習。
舉個例子,就比如有關黑洞的知識吧,真的是大開眼界。
原以為黑洞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洞穴,可以容納許許多多的物質與非物質,可事實告訴我,我是錯的。
書籍上說,黑洞中的洞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洞,而是一種特殊的星球。黑洞中的黑也不是我們常說的黑,而是由於它的結構太過致密,吸收了所有的光,使其無法反射出來,所以人們無法從外表上觀察到。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經對黑洞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黑洞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體積會縮小,甚至會爆炸。
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一望無底的黑色洞穴。
還有關於一些哈雷彗星的知識,它的周期是七十六年,也就是相當於一個現代人的正常壽命,如果想見到哈雷彗星,那就意味著你這一生最多能看兩次這一宇宙奇觀。
宇宙的奧妙我不知道,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人類對於宇宙的勘探,還是太少一些。
算了,廢話不多說,還是多看看一些科普書吧。
33-矛盾
記得在學校的體育課考試的時候,我的一百米跑了第二,一千米跑了第三,成績表麵上看是很好,可是這恰恰是我感到苦惱的地方。
認真分析,是我的爆發力不好,還是我的耐力不好,或者換句話來說,是反應快還是毅力更好一些,這就讓我有些犯難,不知所措。
再看看其他的一些人,跑一百米的第一,一千米跑了第五,跑一千米的第一,可是百米跑了第四,細細想來,是不是這更能說明點問題呢。
是我的綜合能力強些,還是我單項的競技能力方麵存在弱點呢。
然後想著想著,就想到了現代的社會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現實生活老實說需要一些綜合性人才,需要各方麵都出類拔萃的適應性人才,可是這樣的人才是萬人之中才能出現一個的,那麼就有話說了,是這個社會的矛盾還存在,還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對人們的要求太苛刻了。
就我理解,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單項人才,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精益求精的人才,而想成為這個社會中的唯一,挑戰性也是更加的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