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玉含煙聽著陳沐的大白話都開始打瞌睡了!
不涉及絲毫內幕,陳沐隻是的客觀敘說十三圈的上六圈。當然玉含煙也知道陳沐這廝肯定不會透露絲毫自己的看法。跟自己的顧慮一樣,大概這廝也在防著自己吧!玉含煙不無惡意的揣測。
“十三圈中從來都不是和平的。教派之爭,持續萬年!墨道,商界,兵界三方混戰連綿。兵界跟學術界這對死冤家從沒有一刻消停過!家族跟學術界的上六道魁首之爭愈演愈烈!以前有天家彈壓,不會出什麼大亂子。可是現在,估計距離大圈之戰不遠矣!”
玉含煙知道他說的大圈之戰就是整整一圈所有人馬所參與的戰鬥!現在隻能算是小打小鬧,因為那些高高在上的一圈之主們估計現在正悠閑地打撲克牌呢!如果發展到大圈之戰,那真的可以說是世界大亂,六道不存!因為你想一下一個大圈會有多少人啊?估計每一圈三階以上實力的都可以論百萬計!
近千萬人互相殺戮,那樣的情景想想都令人發寒!如果事情發展到那一步,不管你是何人,身處何地。隻要是還在六道十三圈,都脫不了幹係!除非逃亡到神武帝國!當然這事隻能想一想,其難得不比九天攬月容易多少!
“到此打住,淨說些不著邊際的話!”玉含煙揮揮手不耐煩地說道,也許是內心因為恐懼而產生了抵製吧!“估計等到我們都老死了事情也不會發生,用不著你在這瞎操心!”
看她這番作派,陳沐也理解了三四分,轉移話題道:“我現在的實力估計到了二階大成,你呢?”
“二階大成?我還以為你已經到了三階了呢!”玉含煙驚歎一聲,為自己判斷錯誤表示驚訝。“至於我嘛······現在大概可以算是二階集大成了,至於到沒到三階還不敢確定!”
兩人的對話讓不知六道的人乍一聽肯定一頭霧水!怎麼連自己的實力都模模糊糊?而且對對方的判斷也是忽高忽低呢?
這話還得從頭說起。對於六道的實力界定萬年以來就爭論不休!最開始也是設計出了一套嚴格的實力標準,其根據便是一個人力量的大小!不過這套標準沒有沿用幾千年就出了問題!
整個六道都在隨著時間而發展,實力標準的弊端也漸漸凸顯出來。第一是無法規範一些天才。因為他們表現出的事實與這套標準給出的答案根本不符!不過畢竟天才還是少數,可以容忍。但隨著六道不斷演化,分支不斷增多,六道根本不能滿足人們對武學的概括了!所有就繁生出了十二路!
漸漸地,十二路的廣泛應用代替了原來的六道,六道成了一個統稱,一種符號!這套標準的第二個弊端便出現了:無法準確表現十二路中的各路實力高低的對比!這話說起來別扭,打個比方:神道與法道對比,你如何換算成這套標準來體現呢?神道的精神力與法道的法力每個單位究竟誰高誰底呢?這不可能僅僅看它們的攻擊力就可以判斷吧?
於是便出現了混亂,比如說一個一階兵道高手竟將一名三階術道高手擊敗;一位五階道道高手與一名四階無極道高手戰平等等等等······
有鑒於此,六道十三圈開始重新製定出另一套實力判斷標準:九階十境界。
九階還是依據力量判定人的階位高低,而十大境界則是萬兩千年前開創氣道的妄塵大師所總結。(氣道為六道之首,率先出現。因此妄塵也被譽為六道祖師,同時其也是第一位破空成神者,封號祖神!)
十大境界艱深,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一而終的。其從上到下為:一,山是山,水是水;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三,依舊是山,依舊是水;四,山水靈動;五,山水其勢;六,山高水遠;七,高山仰止;八,山似水,水如山;九,無;十,山是山,水是水!
不過這也不是唯一的標準,每個人對於境界的感悟不盡相同。有人找準一條路,一頭走到黑(譬如一直修習山水其勢),也不是不能成功!另類的比如說殺戮,比如說佛教的善心也未嚐不可有大成就!有人喜歡跳躍思維,今天感悟了山是山水是水,明天就可能琢磨出高山仰止,反正是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來!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說一說一個人實力的構成了!(如果認為實力隻是一個人的等級高低的請走開,因為您受小白書的荼毒太深了!)
通過近萬年總結修複完善,大家對一個人的實力也有了深刻了解。首先要說的就是戰鬥的不確定性,不能一概而論!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在戰鬥中一個人的力量對決定勝負所占的比例不到一半!準確的說是四成,剩餘的是境界占兩成,智力占兩成,技巧占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