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溟傳說01
西南蜀郡山脈中群山巍峨,山勢險要,猶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守護著山腳下的原始住民。其中要數冥鬼峰最為詭秘,流傳相關這座山的故事也最多最久,而盤旋在冥鬼峰四周終年不散的雲霧,自身就好像山下少許遠古少數名族女人臉上的麵紗一樣,泛著神秘的色彩。無論大雨滂沱還是狂風呼嘯,四周的霧氣絲毫不流動,好似是山體的一部分。而寂靜的山穀總是讓人感到莫名的壓抑,突然傳來的一聲奇怪的鳥叫,‘啾’得劃破長空,瞬時好像鑲嵌在了山林之中,久久地在耳邊徘徊。
當故事講到這裏的時候,很多人都深深地為那些經過這裏的人鬆了一口氣,他們以為那些人能踏著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走過這段孤寂的山路,可結果卻讓所有人匪夷所思,過客們的白骨伴隨著那聲長鳴永遠埋在了這裏。
隨著歲月的流逝,在這裏生活過的民族部落數不甚數,有消亡的,也有殘留下來的。經過無數戰爭的洗禮,沉澱下來的就無可爭議的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人。在很多年前,一位叫柏護的蜀族部落的領袖統一了這裏,於是所有的部落都永遠的團結在了一起,他們誓死捍衛這片土地,因為根據遠古名族的信仰,所有的人都是這位將領的俘虜,他們必須永遠效忠這位領袖,從那以後他們稱自己為冥族,寓意是像冥鬼峰一樣永遠的屹立在這裏。
冥族由原始的附國、女國、蜀、巴等部落組成,蜀人柏護統一了各部落,部落內仍然保留著這些遠古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人們生活豐富多彩,安居樂業,自給自足,不和外界來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統治著遼闊富饒疆土的中原漢人最終發現了這個藏匿在這裏數百年的弱小部落,於是開始了對冥族蠻橫貪婪地剝削和掠奪,冥族人民的生活也在反抗和鬥爭中漸漸地發生了變化。
“知母、梔子、蘆根、竹葉、夏枯草、穀精草,嗯……還有密蒙花、青葙子”。遠遠地隻見山間的羊腸小道上,緩緩地走來一個約莫十八、九歲的少年。那少年身著灰色長褂,背上背著一個裝著少許山藥的竹筐,左手拿著一本破舊的書本,右手握著一把藥鋤,嘴裏念著這些草藥的名字。這都是些清熱下火的草藥,雖然已是九、十月時節,這裏的氣候卻和夏季一樣炎熱,即便是早晨,少年隻走了一小段山路,便覺得渾身熱了起來。
繼而他好像忘了什麼似的,慢慢地放下背筐,坐在一塊石頭上,翻開書仔細地查閱起來,嘴裏仍是念著一些零零碎碎的文字。四周的樹葉大多都黃了,枝間也掛滿了果實,路邊枯黃的雜草叢中也有少許翠綠的草葉。草地上鋪滿了一層樹葉,上麵落了許多果實,有已經爛掉了的,也有剛落下來的。
這裏離山腳不遠,經常有獵戶或農戶在這一段打獵或是耕作,所以並沒有什麼龐大的能傷人的野獸出入,偶爾從路邊雜草中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或是林間傳來奇怪的鳥叫聲,反而讓他感到心情舒暢,不時地舒展著身體,看看風景。但是他也會格外小心,生怕深入了被迷霧籠罩的山嶺,或是走差了道,找不到下山的路。
就這樣一邊走一邊尋藥草,漸漸地就滿心隻顧著尋找草藥,忘了周圍的地勢和環境,就這樣且行且停不知過了多久時辰,少年忽然察覺到四周的氣氛不太尋常,雖然已近正午,可是天空卻黑壓壓的沒有一絲陽光,四周被突兀的山石和樹木遮擋住了,尤其是沒有絲毫生氣響動,與山腳的境況完全不同,這莫名的寂靜讓他心裏感到不安,隨而又鬼使神差地想起了老輩們講的關於冥鬼峰的一些詭異的故事,心中一慌,便急忙地打算下山去。
就在這時,山穀間吹來一陣微風,枯黃的樹葉開始紛紛下落,四周也漸漸喧鬧起來,鳥獸聒噪,蛇鼠攢動。隻是這風來的奇怪,像是從上至下,由山頂向山下刮去。少年隻覺得一股氣流慢慢從天而降,越來越急,越來越重,似乎天要塌將下來,壓得他喘不過氣,恍惚間聽得物體間摩擦的滋滋聲,仿佛有東西沿著崖壁滑落下來。還來不及思索,突然就在少年前方不遠的山岩處傳來‘當’一聲巨響,整座山好像在顫抖,不待少年反應,隨之又是一聲同樣的巨響從山岩下的深淵傳了上來。整個山穀喧鬧起來,無數的鳥獸被這兩聲巨響驚得四處逃竄。一陣強烈的氣流從響聲傳來的地方迅速擴散開來,少年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嚇得一個趔趄,癱軟在路邊,麵色呆滯,心裏許久不能平靜,完全失去了意識。
過了好久,周圍才漸漸靜了下來,山林又恢複了原來的寂靜,鳥獸也都消散到其他地方去了。少年這才回過神,慢慢的站了起來,好奇地向巨響傳來的山岩走了幾步,隱隱約約地看見岩石裂開了一道縫,裂縫間插著一件事物,似乎是被一塊破布給包裹著的,布角在崖尖的清風中隨意地波動,裏麵不知道包裹了一件什麼東西。裂縫旁有許多被削斷的山石,山石斷麵削得整整齊齊,還冒著青煙。少年慢慢走過去,還未等他看清,隻見一隻碩大的怪鳥從他的左側‘嗖’地一聲竄了出來,迅速地飛上懸崖,叼著破布和裏麵包裹的東西就向雲間飛走了,那怪鳥可能把飄蕩的破布當成了獵物。少年驚魂未定,又被這從來沒見的怪獸一驚,嚇得渾身顫栗,一搖一晃的向山下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