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是王一揚對王邁邁說的,所以此去洛城為父就不送你去了,自己去,不管你是走過去,還是騎馬,抑或是飛過去。
王邁邁娘親埋怨王一揚了一番,最後也沒辦法拗過王一揚,也讚成讓王邁邁自行去洛城參加那裏一年一度宗門挑選弟子的盛事。
不過準備了好幾套衣物方便王邁邁換洗,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準備了許多。
王邁邁現在已經是聚氣期一層的修士了,不過神識很是強大,這與他平時愛思索冥想有一定關係,父親給了他一個儲物袋,裏麵有幾丈的空間,他所有東西都放在裏麵,他的神識足夠自己打開儲物袋並拿出裏麵的東西了。
儲物袋裏麵有幹糧果脯無數,還有數不清的小黃丹,小黃丹沒什麼大作用,一粒小黃丹可以讓低階修士兩天不要吃飯,管飽兩天,在世俗界也算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東西了。
至於一些療傷藥,和修煉用的丹藥自是不少,不過那些修煉用的丹藥王邁邁一般是不會怎麼去用的,因為這種丹藥在儲物袋裏不多,用掉一些就少了一些,他要留待關鍵時候再去用的。
此去洛城三千裏,得多少個日夜才能趕到洛城,王邁邁心裏一陣愁苦,雖然也算是一個修士了,行走速度也算不算慢,沿著大途一路往西。
身如驚鴻般,一個起越就是一兩丈,落腳之處黃塵飛舞,但是人好歹不是機器,需要休息,會累,會餓。
這個時候便會稍作休整,吞服幾粒丹藥,從儲物袋內拿出那葫蘆瓜找個水潭舀一勺水咕咕的喝個夠,再繼續趕路。
所以在這條通往洛城的路上,可以看到一個風塵仆仆的少年,在路上飛躍,好像就是一個殘廢多年的瘸子突然間能奔跑一般的欣喜,那樣的不知疲倦。
奔跑時便冥思,疲乏了便少憩,渴了便尋水一壺,一路飛奔,一路灰塵疲憊,其樂自無窮。
體內聚氣一層的靈氣在體內運轉著,從腹部丹田泵送到身體四肢,如此循環往複回到丹田,體內形成了一個完美的係統,無時無刻的冥想和功法的運轉也為這一路的飛馳消耗的體力靈氣補充著。
眾所周知的,修煉功法時要求心平氣和,寧靜舒心,這樣才能很快入定,而心浮氣躁,血脈賁張的情況下,修煉功法實在是難上加難,體內靈氣不但要滿足運動的需求還要滿足功法運轉的需要。
這實在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嚐試,弄個不好,將要周身經脈爆裂走火入魔而亡,所謂,不知者不罪,王邁邁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在尋求一種共存的方式使得兩者都能兼顧。
大概進行了幾天的嚐試,王邁邁大概找到了那個平衡點,一翻實驗之下,果然可行,一路下來,王邁邁體內靈氣絲毫沒有枯竭的跡象,居然還隱隱有增加的趨勢,體內的四肢百骸在靈氣和運動的滋養打熬下,愈加顯得堅韌充滿了力量。
王邁邁雖然知道,聚氣期各層不過就是在這個境界之內引氣入體,以天地靈氣溫養淬煉身體,歸根到底,還是得打熬身體,這才是關鍵,而不是單純的以靈氣充斥經脈,量變達到質變從而進階到聚氣下一層次。
為今後的築基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才是正道。而聚氣期和築基期又是整個修仙的根本之所在,一些修士往往忽視了這兩個境界,最後他們達到的高度很是一般。
王邁邁隱約知道,身體和神識是修仙的真正意義所在,神識修得是境界和高度,身體容納著全身靈氣和力量,如果這個容器足夠大足夠堅韌,裏麵的靈氣充足,比尋常修士要多得多的話,那相較之下,優劣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