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世界各國的知名特工組織(1 / 3)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簡稱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它是一個由舊納粹分子、希特勒邊防軍高級將領掌管和指揮的秘密情報機關。其骨幹,基本上是納粹情報頭子蓋倫的舊班底。要了解這個局的內幕,得從蓋倫其人說起。他是個納粹分子,1920年參加德國法西國防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希特勒特務機關的總頭目。希特勒失敗後,他帶著手中的大批秘密檔案投向美國,受到美國情報機關的青睞。這個昔日美國不共戴天的敵人,一躍而成為美國的座上客。他在中央情報局的指令和資助下,搜羅了一些納粹分子和納粹時期的幹練間諜、秘密**等,辦起了一個情報組織,人們稱之為“蓋倫組織”。總部設在慕尼黑的普爾拉赫。為了掩飾“蓋倫組織”,起初掛名“工業品銷售公司”,後來由於它的間諜情報活動越來越露骨,已無法掩飾。特別是由於冷戰的需要,聯邦德國政府於1956年接管了它,井改名為“聯邦情報局”,仍由蓋倫任局長,直屬總理府管轄。聯邦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搜集和分析外國的軍事、政治、技術和經濟情報,它不僅同聯邦國防部所屬的軍事情報機構及聯邦內政部隸屬的聯邦憲法保衛局建立密切聯係,而且還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北約國家的各情報機構建立業務聯係和進行情報交流。.[法國國外情報及反間諜局D.G.S.E.〕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平息之後,一位“自由法國運動”的領袖踏上了屬於自己民族的、但在法西斯帝國的蹂躪之下早已是滿目瘡痍的國土時,等待他的不僅僅是歡慶勝利的禮炮,還有隸屬於不同派係、缺乏統一規劃與領導的各情報部門之間的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無論如何人們也無法想象,經過不長時間的治理、整頓,這位“自由法國運動”的領袖竟能夠從曾經是混亂無序、派係林立的戰時情報組織這堆“熔岩”裏煉出一種合金,鑄成了一柄在戰後特別是“冷戰”歲月裏進行“無聲之戰”的銳利之劍——國外情報及反間諜局。它的活動能量、技術手段、工作效率以及它所創下的業績為世人所矚目,它是法國情報機構從戰時體製向和平體製過渡的裏程碑。[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裏蘭州的米德堡。1978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tralsecurity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當時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製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製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電腦,國家安全局還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定位站及中心。[КГБ克格勃]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簡稱КГБ,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All-Russiaraordinaryission。全名為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克格勃簡介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在某方麵甚至超過美國。克洛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腦。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涉及國內所有領域,淩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自蘇聯劇變以後,俄羅斯繼承其衣缽,但其力量大為削弱,經過調整以後,又以新的麵孔出現,重新活躍。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勒(聖彼得堡)霍瓦亞大街2號。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裏姆林宮附近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Mossad]全稱“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IelligendSpecialOperations),官方網站:.mossad.gov.il,分希伯來文和英文兩種版本。“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加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加納”的“沙亞”情報機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加納”為“以色列國防軍”所代替,6周後,“沙亞”為“對外情報機構”所代替,這就是摩薩德的前身。撩開摩薩德的神秘麵紗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南端海濱,有一座很不起眼的陳舊的棕褐色小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薩德總部。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實際上,以色列有多個情報組織。軍隊、**、外交機構都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但最重要的當數摩薩德。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借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50多年來,中東5次大戰,小小的以色列占盡上風,摩薩德功不可沒。它的眼線遍布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布後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遠程奔襲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自己隻損失了1人———身先士卒的突擊隊長約尼上校、前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哥哥。雖然摩薩德的大部分活動都不為人所知,但僅媒體公開的部分,就足以令猶太人驕傲。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5局、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獨特優勢效率驚人以色列國力有限,不可能維持龐大的情報機構的支出。精幹、高效是摩薩德的最大特點。首先,以色列所處的特殊環境,使摩薩德備受重視。它直屬總理領導,其創建人哈雷爾得到總理古裏安的絕對信任,決策迅速有力。其次,摩薩德人員的忠誠不靠重賞,主要靠信念。國家理想的感召和對納粹法西斯的極度憎恨,使摩薩德麾下聚集了大批猶太民族的精英,他們的絕對忠誠加上對專業技巧的鑽研,使摩薩德效率驚人。三是獨特的招募、培訓體係。哈雷爾規定,不要憑興趣的誌願者,不歡迎007那樣的冒險家,而是要暗中考核選拔那些能力和氣質俱佳,而又有非凡經曆的人。四是充分利用猶太民族的優勢。以色列猶太人來自80多個國家,使用100多種語言,這使摩薩德能夠擁有任何地區的“當地”特工。還有,摩薩德充分信任自己的特工,千方百計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一旦有人被捕,以色列方麵總是不惜代價進行營救。1967年以色列迅速攻占戈蘭高地,是有賴於以色列超級間諜科恩的出色工作。摩薩德精心培養的這位奇才,曾是敘利亞總統的摯友、國防部長人選,他使得敘利亞幾乎無軍事秘密可言。1965年科恩因疏忽被捕後,以色列要用十幾個敘科亞間諜和百萬美元贖他,還動員教皇、英國女王、敘總統私人醫生等為他說情。另一間諜奇才洛茨在埃及被捕後,摩薩德用9名將軍戰俘把他換了回來。正是因為此,摩薩德特工才個個拚死效力。高技術手段無人比肩摩薩德利用高技術進行情報收集,其水平之高,全球難有與其比肩者。美國白宮堪稱壁壘森嚴,但對以色列電腦高手來說,鑽進去也隻是小菜一碟。摩薩德的“飛箭”特工隊,目標是所有外國的機要部門。他們放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使領館“飛箭”不曾光顧過,白宮也不在話下。美國白宮、國務院的電話,甚至克林頓總統的電子郵件,摩薩德均能獲取。摩薩德還掌握了克林頓與萊溫斯基長達30個小時情意綿綿的錄音,並曾想以此要挾克林頓。在1998年斯塔爾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對克林頓性醜聞的調查報告中,人們大多忽視了這樣一段話:萊溫斯基說,1997年3月29日,她和克林頓在總統辦公室擁抱時,克林頓對她說,他懷疑某國使館一直在竊聽他的電話。克林頓還對她說,如果有人問電話調情如何解釋,就說他們為防範竊聽,將計就計,用調情來迷惑對方。而美國聯邦調查局對這一段話高度警覺。當即跟蹤一位在美國電話公司工作的以色列人,他的妻子是以色列使館外交官,據說是摩薩德官員。特工搜查他時,發現了一份聯邦調查局最敏感的電話號碼清單,非常吃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反情報部前主任梅傑稱,以色列人搞情報就像打仗,永遠處於戰爭狀態,而且不惜任何手段。白宮和以色列對此都矢口否認,稱摩薩德早有定規,不準在美國從事非法諜報行動。然而,摩薩德的最高準則是,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不能幹的。如此,誰能說清合法、非法的界限?其實早在198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就曾挖出了打入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的猶太間諜波拉德,稱他給以色列搞了50萬份文件,包括許多美國特工的照片、姓名和地點。美國還稱,有個代號為米加的間諜活躍在白宮,可能比波拉德更厲害。據摩薩德的特工透露,以色列首次對美國總統下手是1974年,目的是了解美國向沙特出售預警飛機的情況。英國情報局六處〔SecurityServiceMI6〕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1909年,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MI6的稱號一直被沿用下來。軍情六局是英國的主要間諜情報機關,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在英國的三個情報部門中,提到軍情六處人們就會想到它的專職是搜集來自國外的種種秘密情報和反恐怖主義的組織。軍情六處創建於1921年,它的全稱是Mili-taryIionsix意譯為英國軍情六處,是英國軍方情報部門負責搜集國外情報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組織。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它一直是在處於極度機密的情況下進行工作,不受政府領導,政府部門的名單上沒有它的名字。為了改變政府對其指揮上的被動局麵,在前首相梅傑執政期間,他把軍情五處拉到了政府的名下,業務上對英國外交部負責,為政府處理安全、防務、外事、經濟方麵的事物搜集情報。但是,自從軍情六處公開了身份以後,特別是從去年以來,一直受著不明人士的威脅。去年,一名情報人員就被逼將英國所有軍情六處情報人員的名單泄露到英特網上,但沒有成功。英國的一些批評家認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