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軍事曆史題材的創作,需要作者在相關方麵具備很多涵養和理解,隻有熟悉了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等之後,才能遊刃有餘地駕禦情節,在把握總體態勢的基礎上作出正確判斷並且給自己筆下的人物動向製訂適當的策略,技術層麵上的漏洞百出無法自圓其說,會嚴重影響作品整體可信度,從而動搖作品本身存在的價值。當然,任何一位作家尤其是一位業餘寫手,都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學貫中西精通百家。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創作軍事曆史題材的呢,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一下[獵殺紅十月]的經驗。[獵殺紅十月]的作者是美國的湯姆克蘭西,他在大學攻讀的專業是曆史,在成為一名作家以前僅僅是個普通的保險經紀人而已,毫無軍旅經驗,然而正是這樣一個人的作品,最後居然成了美國軍事院校的教科書,甚至當中國打算翻譯這部的時候,不得不請來我國著名戰略專家,有著潛艇訓練經曆的張召忠參加其中,因為書中充滿了大量相當專業的術語和描寫,是一本“高科技使用手冊”。
[ 獵殺紅十月]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東西方兩個軍事集團的對抗與角逐為背景,描述了一個蘇聯核潛艇叛逃美國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正如前麵所說,作者本身並非行伍出身,但是他十分注重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當他完成了故事線索的構想之後,就根據描寫所需有針對性地進行采訪,例如他曾經采訪過家鄉核電站中退役的核潛艇老兵。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和理解,他才能夠嫻熟地運用戰術,細致入微地描寫武器裝備的性質和原理,再加上作者出色的寫作技巧,於是便營造出生動逼真的場麵和扣人心弦的情節。
個性思維是一種素質(包括科技素質,文化素質和社會素質等等),也是一種意識(比如戰略意識,政治意識和未來意識等等),更是一種潛能。有了對社會的深度理解和深厚的知識積累,故事情節的構造不論如何離奇詭異,都始終能夠保持很強的可信度,前後呼應也始終運行在內在邏輯的軌道上,不至於出現左支右拙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麵。
“詩賦欲麗”之後,還有一個“詩言誌”的問題。即使是作為一個業餘寫作愛好者的遊戲文章,我們是否也應該盡量在作品中滲透以起碼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人物的表白和故事的延伸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於遊戲狀態的文字之外體現出嚴肅的道德觀照來呢?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教,也祝願各位作者的辛勤耕耘能夠在繁榮論壇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