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就起來折騰,遷徙隊伍一直走到太陽落到西山頭才算停下。
算起來,眾人一口氣走了四個多時辰。
像唐家這種有馬爬犁的還好,那些推獨輪車,甚至挑膽子的人家就慘了,接到紮營的命令,大半人倒在雪地上,累的說話都張不開嘴。
而家裏的女人們這時候,就體現出了超強的毅力,努力支撐著酸疼的雙腿,跑去旁邊的樹林裏撿柴火,盡快點燃一堆篝火,老人孩子可以取暖,更可以燒點熱粥和熱水,讓全家都暖暖身子。
像李家這種兒孫多,勞動力也多的人家,更是動手多砍了一些大樹枝回來,三角架子一般堆起來,扣上家裏帶來的油布,就是簡易的窩棚了,雖然也不見得多暖和,起碼能擋擋北風。
日頭徹底落下山的時候,天地間黑漆漆一片的時候,整個隊伍的篝火像星星,一片又一片,亮晶晶。
衛所的兵卒很是盡責,不時有人騎著馬在隊伍前後走動,高聲吆喝大夥兒注意防火,不要燒了行李,燒了山林。
唐家的篝火也早早就生了起來,甚至因為添加了木頭絆子而燒的更紅火。
李秋霜在篝火架子上吊了個陶鍋,熱了一些菜粥,唐川扯了唐海,不讓他亂跑,抽空給娘親搭把手兒。
唐甜借著年紀小,裝作好奇樣子,這裏看看,那裏溜溜,其實早把各家的吃食看個清楚。
剛開始北上,大夥兒家裏糧食還不少,吃的基本都是糙米粥,出力挑行李的男人還有一個粗糧餅子,免得明日趕路時候走不動。
李二爺爺匆忙吃了一口飯,也是四處走動,見到不對勁的地方就開口囑咐一番,從不怕浪費口水,就怕大夥兒惹禍。
唐甜跟在老爺子身後,學著他背了手,小大人兒一樣,惹的村裏人都是好笑。
李二爺爺回身看見,就扯了她的小手,笑罵道,“這孩子出了家門,怎麼還調皮了?走,回家去,省得你娘惦記。”
李秋霜剛熱好菜粥,見閨女回來就瞪了她一眼,末了同二爺爺說話,“二叔,以後每日都要這麼一直趕路嗎?”
李二爺爺搖頭,低聲道,“明日還會這樣,但後日就會有午休了。衛所那邊是怕大夥兒突然搬遷,心裏有氣再鬧事,打算先來個下馬威呢。但他們也怕大夥兒累出個好歹,反倒耽擱行程。”
李秋霜放了心,又道,“二叔,川哥兒不會趕車,明日不如讓鐵子兄弟他們輪流來幫忙吧,我家供一頓晚飯,你看行嗎?”
李二爺爺人老成精,自然知道李秋霜是好心。
他們家裏就一輛板車,兩人一推一拉就好了,根本用不到四個兒子,說不得閑著的人也要辛苦走路。
若是幫著唐家趕馬爬犁,起碼能坐下來,不必那麼辛苦。再說還供一頓晚飯呢,家裏的糧食就省下了。
他心裏感激,趕緊擺手應道,“讓鐵子他們輪流過來趕車,這沒問題。但晚飯就不吃了!他們能歇歇腳兒,已經是福氣了。”
李秋霜卻堅持,“二叔,您就別客氣了,我們家裏真是不差這點兒糧食。而且離得塞北那麼遠,路上還不知道碰上什麼事呢。鐵子兄弟他們吃飽了,遇到危險也不至於耽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