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天下一統(2 / 3)

劉協聞聽此言,心中猛地一驚,如遭雷擊一般。他瞪大雙眼看著滿朝文武,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這些平日裏對自己恭恭敬敬的臣子們,如今竟然聯合起來逼迫自己承認罪過。

然而,麵對群臣的壓力,孤立無援的劉協感到自己根本無力反抗,隻能無奈地點頭答應,表示願意下罪己詔以平息眾怒。

自那日起,原本就身處權力旋渦中心、如履薄冰的劉協,此刻更是徹底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

皇宮之內,處處彌漫著緊張與壓抑的氣息,劉協整日裏提心吊膽,夜不能寐。心力交瘁的劉協忍不住來到了伏皇後的寢宮,希望能從她那裏得到一絲安慰和支持。

當劉協見到伏皇後時,淚水已經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他像個孩子般撲到伏皇後腳下,泣不成聲地訴說著內心的恐懼與不安。

而伏皇後則靜靜地坐在榻上,冷眼旁觀著眼前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天子。從劉協出賣自己父親開始,她對劉協的厭惡之情越來越深。此時看到他這般狼狽模樣,心中的厭煩更是難以抑製。

於是,伏皇後冷冷地開口說道:“陛下如此患得患失,成何體統?哪裏還有半點君王的威儀!若您真的害怕劉翊會加害於您,倒不如主動退位,這樣或許還能保住性命,安享一世富貴呢。”

說完這番話,伏皇後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留下劉協獨自一人在原地嚎啕大哭。

那一晚,劉協獨自躺在冰冷的龍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不斷回蕩著伏皇後那冷酷無情的話語以及大臣們咄咄逼人的麵孔。

經過漫長的一夜痛苦掙紮和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劉協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下旨禪讓皇位於劉翊。

此消息一經傳出,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朝中各大臣聽聞此事,臉上紛紛流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輕輕點頭微笑,甚至有人開始彈冠相慶起來。

而另一邊,劉翊在荀彧、荀攸等一眾心腹謀士的精心策劃和安排之下,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智慧。

他深知此時接受禪位並非明智之舉,於是婉言拒絕了天子劉協的好意,並上表表示自己絕無覬覦皇位之心,願永遠效忠於漢室江山。

劉協心中明白,於是有一次下旨禪讓皇位。如此反複三次劉翊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皇位的禪讓。在荀彧等人的安排下,尋了一個良辰吉日為劉翊舉辦登基大典。

在此期間,以荀彧為首的一眾大臣們也沒有閑著。他們精心策劃、悉心籌備著新皇登基大典的各項事宜。

經過一番仔細推算,他們選定了一個黃道吉日,準備為劉翊舉行一場盛大而莊嚴的登基典禮。

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各州的州牧以及各地的都督紛紛收到邀請,並馬不停蹄地趕往洛陽城,隻為能夠親眼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登基大典的日子終於來臨,整個洛陽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之中。當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仿佛大自然也在為這場盛典獻上祝福。

劉翊身著一襲華麗無比的龍袍,那上麵繡著精美的圖案,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頭上戴著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冕旒,一顆顆珍珠垂落在眼前,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

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緩緩走向那張代表著至高無上地位的龍椅,然後端端正正地坐了上去。

此時,廣場上早已擠滿了前來觀禮的人們。他們個個神情肅穆,懷著敬畏之心注視著這位即將成為天下之主的新皇帝。

伴隨著悠揚的樂聲響起,群臣們按照官職大小依次上前,向劉翊行三跪九叩之大禮,齊聲高呼萬歲萬萬歲!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雲霄,久久回蕩在空中……

儀式過後,一名宦官手持聖旨上前高聲宣讀,繼漢衣缽國號仍為漢,於次年改元永昌。任命曹操、荀彧、荀攸、沮授、田豐組成內閣由曹操出任首輔,荀彧為次輔。

命周瑜為大都督,掌管天下兵馬。甘寧為水軍都督,周泰、蔣欽為副都督,節製天下水軍。高順為禁軍都督,典韋為副都督負責皇宮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