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聽聞此言,心頭猛地一震,臉上瞬間浮現出驚愕之色。他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匆匆地奔出帥帳,三步並作兩步登上附近一處高聳的瞭望台。
當他極目遠眺時,不多時便見遠處一支江東軍宛如一條洶湧澎湃的洪流席卷而來。而在那些迎風飄揚的旗幟當中,一麵繡著碩大“孫”字的軍旗顯得尤為醒目。
李嚴見狀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叫不妙。麵對如此來勢洶洶的強敵,他深知不能掉以輕心。他迅速對營中兵力進行重新部署,以迎接即將到來的這場惡戰。
與此同時,堅守在城頭上的丁奉遠遠望見了那支援軍的身影,原本緊繃的心弦頓時鬆弛下來,一股喜悅之情湧上心頭。城中的守軍們見此情景,也紛紛受到感染,原本低落的士氣瞬間變得高昂起來。
沒過多久,孫策親率的援軍迅速逼近營地。李嚴麵色凝重地注視著敵軍的動向,果斷下達命令:“弓箭手準備!待敵軍進入射程範圍後,給我萬箭齊發!”
隨著他一聲令下,弓箭手們紛紛張弓搭箭,隻待一聲令下便將手中的箭矢射向逐漸靠近的江東軍。
然而,久經沙場的孫策對此顯然早有防備。隻見他從容不迫地揮動手臂,高聲喝令士兵們舉起堅固的盾牌,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線。
與此同時,數百名精銳的騎兵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從隊伍的兩翼疾馳而出,呈包抄之勢向城牆衝去。刹那間,戰場上隻聽得蹄聲如雷、喊殺聲響徹雲霄。
丁奉見狀大手一揮,命令手下將城門敞開得大大的。緊接著,一名副將率領著城內的守軍如潮水般洶湧而出。刹那間,喊殺聲響徹雲霄,氣勢如虹。
李嚴腹背受敵,但他並未驚慌失措。相反,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展現出了非凡的鎮定與果敢。
他令龐德率一軍抵抗西陵城中殺出的江東軍,同時揮舞著手中的令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麾下的士卒們奮勇抵抗正麵進攻的孫策。
一時間,戰場上刀光閃爍、劍影飛舞,雙方士兵廝殺成一團,喊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就在這激烈的混戰之中,忽然隻見一道身影疾馳而來。定睛一看,原來是孫策親自衝鋒在前,毫不畏懼迎麵射來的密集箭雨,徑直殺入了敵軍營地之中。
他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目標直指李嚴。李嚴見狀,亦是毫無懼色,挺槍而上,正麵迎接孫策的挑戰。
這兩人皆是武藝超群之人,一經交手便難分高下。他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槍尖在空中不斷相交,火星四濺。眨眼之間,已過了數十個回合,然而依舊未能決出勝負。
然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嚴所率領的軍隊逐漸開始顯現出劣勢。畢竟,此次孫策帶來的乃是其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而且又有丁奉從城內率軍出擊,對李嚴形成了內外夾擊之勢。
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李嚴縱使心中焦急萬分,卻也是無可奈何。正當李嚴感到力不從心之時,突然間,後方傳來一陣喊殺聲。
眾人回頭望去,隻見遠處塵煙滾滾,一前一後兩支人馬席卷而來。原來,竟是馬岱和褚燕成功攻占了周邊的縣城之後,及時回援趕到此地。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誰都沒有預料到這場戰爭竟會迎來如此驚人的轉折!瞬間打破了戰場上原有的平衡,令整個戰局發生了逆轉。
原本氣勢如虹的孫策一方,此刻卻如遭重擊一般,優勢盡失,局勢急轉直下。眼看著己方軍隊逐漸失去掌控,敵人開始步步緊逼,孫策不由得心頭一沉,雙眉緊緊地擰在了一起。
猛攻幾槍逼開李嚴後,孫策當機立斷,高聲傳令:“撤軍!”身旁的親兵聞令而動,立刻吹響了撤退的號角。那低沉而悠長的號角之聲瞬間傳遍了整個戰場。
正在浴血奮戰的一眾江東軍聽到號令後,毫不遲疑地停止了與敵軍的糾纏,向著西陵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然而,李嚴和龐德見狀,立即揮軍掩殺而來,企圖趁此良機一舉擊潰江東軍。但城牆上的丁奉早已洞察一切,隻見他手一揮,城頭上的弓箭手們紛紛彎弓搭箭,如雨般的箭矢呼嘯著朝追兵射去。
一時間,箭雨遮天蔽日,氣勢駭人。李嚴和龐德的追兵猝不及防,被這密集的箭雨打得陣腳大亂,不得不停下腳步暫避鋒芒。
盡管李嚴和龐德心中略有不甘,滿心憤恨地瞪著已經漸行漸遠的江東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最終,隻能恨恨地長歎一聲,無奈地收兵回營。緩緩向後撤退了五裏之遙,才重新安營紮寨,整頓兵馬,以待來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