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伯符不妨派出一些機靈之人,到各處散布謠言,襄陽城內有將領早已和劉翊暗中勾結,密謀獻城投降之事。
如此一來,襄陽城中必然人心惶惶、自亂陣腳,屆時我們便可伺機而動,尋找攻城的最佳時機。
如果未能發現有利戰機,萬不可逞一時之勇、意氣用事。切記要果斷率領兵馬迅速撤回江東。畢竟我們憑借長江這一天然險作為屏障,可以抵禦劉翊的進攻。
隻要能堅守住江東之地,假以時日,未必沒有機會形成劃江而治之勢。”
聞聽此言,孫策麵色凝重,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對這番話的認同和重視。見到孫策已然明了其中利害關係,周瑜便也不再贅言,當即開始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準備即刻踏上歸途,帶領大軍返回江東。
半日後隻聽得一陣人喊馬嘶之聲響起,周瑜所率的大軍漸行漸遠,揚起漫天塵土。孫策站在原地,久久凝視著那支逐漸消失在視野盡頭的隊伍,心中暗自祈禱周瑜此行能盡快平定江東局勢。
良久之後,他緩緩轉過身來,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襄陽城。此刻,他的雙眸之中閃爍著堅定無比的光芒,仿佛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攻克這座城池。
孫策深知襄陽城堅壁厚壘,強攻必定損失慘重。於是他按周瑜所交代派出多支小隊,四處散布謠言,聲稱劉翊已暗中聯絡襄陽城中將領,欲裏應外合拿下襄陽。這消息很快傳入襄陽城內,引起一陣恐慌。
襄陽守將蔡瑁本就多疑,聽到傳言後開始猜忌身邊之人,導致內部人心惶惶。孫策趁機發動小規模佯攻,進一步擾亂守軍心神。
周瑜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進入江夏,直準備從江夏渡江返回江東。然而,就在他們進入江夏不久,突然間一陣箭雨襲來,隨即喊殺聲四起,隻見前方道路兩旁湧出無數劉翊軍,為首之人正是褚燕。
周瑜所率的兵馬被這突如其來的伏擊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之間隊伍陷入了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原本整齊有序的軍陣變得七零八落。
不過,周瑜到底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大將之才。麵對如此險境,他並沒有絲毫慌亂,而是迅速冷靜下來。隻見他猛地拔出腰間佩劍,高高舉起,大聲呼喊:“眾將士莫要慌張,且隨我一同奮勇殺敵!”
隨著周瑜的一聲怒吼,原本有些潰散的軍心瞬間穩定了下來。士兵們紛紛止住腳步,緊握手中兵器,跟隨周瑜向著敵軍衝殺過去。刹那間,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響徹雲霄,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短兵相接之戰。
褚燕原本信心滿滿,自以為可以趁著周瑜軍隊長途行軍疲憊不堪之際一舉將其擊潰。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已經亂作一團的軍隊竟然在周瑜的指揮之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對自己的伏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而此時的周瑜,則用他敏銳的目光仔細觀察著戰場之上變化。很快,他就發現了褚燕雖然兵力眾多,但是其布陣卻是雜亂無章,毫無章法可言。
看到此處,周瑜心中暗喜,一條妙計已然湧上心頭。他當即下令讓己方的弓箭手們集中火力,朝著褚燕軍中軍所在之處猛射過去。一時間,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飛向了褚燕麾下士卒。
褚燕見狀不由得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周瑜竟能如此快地洞察到自己破綻,並果斷發動攻擊。匆忙之間,他隻得趕緊下令調整陣型,想要抵擋住這波猛烈的箭雨襲擊。
然而,褚燕的這番舉動恰恰落入了周瑜精心設下的陷阱之中。周瑜看準時機,命黃蓋率領著一隊精銳如旋風一般向著敵軍側翼疾馳而去。
這隊精銳士卒個個勇猛無比,衝鋒起來勢不可擋,瞬間便衝破了敵軍的防線。褚燕的陣勢一下子被衝得七零八落,士兵們見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褚燕眼見自己精心策劃的伏擊不但未能得逞,反而還被周瑜打得大敗潰逃,心中自然是萬分不甘。他咬咬牙,試圖收攏殘部重新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可惜的是,周瑜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隻見周瑜大手一揮,指揮著全軍乘勝追擊,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向著敵軍碾壓過去。在周瑜的猛烈攻擊下,褚燕最終不敵,帶著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周瑜整頓部隊,雖略有傷亡,但士氣高昂。他望著褚燕敗退的方向,冷笑道:“妄圖阻我,不自量力。”
隨後,周瑜帶著大軍繼續向著江東疾馳而去,他知道江東的危機還等著他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