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飛殺得興起、勇猛無比之際,突然之間,隻見前方一員威風凜凜的大將手持長槍,身跨駿馬,如同一道閃電般疾馳而來,硬生生地攔住了張飛的去路。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江東大將太史慈!
太史慈二話不說,手中長槍猛然一抖,如同蛟龍出海一般,徑直朝著張飛刺去。其速度之快,力道之大,仿佛要將空氣撕裂開來。
然而,張飛也絕非等閑之輩,他眼疾手快,身子微微一側,便輕而易舉地避開了太史慈這致命一擊。緊接著,張飛順勢一揮手中丈八蛇矛,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太史慈反攻過去。
刹那間,丈八蛇矛與長槍在空中相遇,發出“鐺”的一聲巨響,火花四濺。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瞬間就戰成了一團。
隻見張飛的每一次揮動長矛,都好似攜帶著千鈞之力,呼呼生風,令周圍的空氣都為之顫抖。
而太史慈則憑借著自己精湛絕倫的槍法,左擋右突,不但能夠巧妙地化解掉張飛凶猛的攻勢,還能時不時地抓住破綻,迅速發起反擊。
如此這般,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了數十個回合,依舊難分勝負。張飛眼見久攻不下,心中不由得焦躁起來。他猛地大吼一聲,聲音震耳欲聾,宛若驚雷炸響。
與此同時,他手中的矛法也驟然一變,變得愈發淩厲凶狠,每一矛刺出都帶起一陣狂風呼嘯之聲。
麵對張飛突然爆發出來的強大氣勢,太史慈卻毫無懼色,他同樣抖擻精神,全神貫注地應對著張飛的猛攻,絲毫不落下風。
黑暗之中,喊殺聲此起彼伏,甘寧一雙銳利的眼眸不停地轉動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對策。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麼妙計一般,快步走到劉備身前,雙手抱拳,恭敬地請命道:“玄德兄,寧願率領一軍前往支援張將軍!”
此時的劉備,心中正焦急萬分,擔憂著張飛的安危。聽到甘寧主動請纓,他頓時喜出望外,連忙說道:“興霸此去,務必速速解除翼德之危!”
甘寧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定會不辱使命。得到命令後,他立刻轉身回到軍中,開始整肅兵馬,準備出征。
片刻之後,甘寧率軍迅速前進,眨眼間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而留在原地的劉備,則心急如焚地等待著前方的消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待天邊泛起了一絲魚肚白,黎明的曙光漸漸照亮了大地。劉備瞪大眼睛,努力想要看清戰場上的情況。然而,當他看清楚與自己軍隊交戰一夜的敵人時,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對方竟是江東軍!
意識到形勢不妙,劉備急忙下令鳴金收兵。清脆的銅鑼聲響徹戰場上空,雙方將士們聽到號令,紛紛停止了廝殺,緩緩向後撤退。
這時,孫策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來到陣前,目光炯炯地盯著劉備,大聲質問道:“劉玄德,為何無故與我軍開戰?”
劉備麵龐上流露出一絲深深的無奈之色,他緩緩開口向孫權解釋道:“孫將軍,千萬莫要誤會!
實不相瞞,當時四周一片漆黑,我們根本無法看清對方究竟是誰。才引發了這場衝突。”說罷,劉備輕輕地歎了口氣,眼神之中滿含著誠懇與歉意。
隨後,兩人經過一番詳細的交流和溝通,終於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一切都是甘寧設下的計謀,故意挑起雙方之間的戰爭,好讓自己從中漁利。
得知真相後的劉備和孫策又氣又惱,但事已至此,也隻能暫且罷手。於是,雙方各自整頓軍隊,帶著滿心的憤恨離開了戰場……
劉備神色凝重地回到營地,他身上還殘留著昨夜激戰留下的塵土和疲憊。一進營帳,他便徑直走向文聘所在之處,準備將昨晚那場驚心動魄的與江東軍交戰之事詳細稟報給他。
文聘正坐在案幾前,手持一卷兵書,專注地閱讀著。聽到劉備進來的腳步聲,他抬起頭來,看到劉備一臉嚴肅的表情,心中不禁一緊,預感到可能發生了什麼重要的情況。
劉備走到文聘麵前,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將軍,昨夜我軍與江東軍遭遇,雙方展開了一場交鋒。”
說著,他的聲音略微有些低沉,仿佛仍沉浸在那緊張刺激的戰鬥場景之中。
文聘放下手中的兵書,身體微微前傾,神情專注地聽著劉備講述戰況。隨著劉備繼續描述戰場上的細節,文聘的臉色變得愈發沉重。
待劉備講完整個經過之後,文聘沉默不語,隻是雙手緊緊握住扶手,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