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引起敵軍的警覺,孫策嚴令士兵們口中含住木枚以防發出聲響,同時還用布帛將馬蹄包裹得嚴嚴實實,以確保行軍途中不會產生任何噪音。
而營內的關羽軍對於這一切竟然毫無覺察,他們依然沉浸在即將與友軍攜手作戰的美好憧憬之中,絲毫沒有意識到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悄逼近……
孫策觀察片刻,看到營帳周圍的崗哨布置,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一揮手,身邊的死士們如同鬼魅一般撲向崗哨,瞬間將其解決。接著,孫策一聲令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關羽大營。
營帳內的關羽聽到外麵傳來異動,心知不妙,匆忙披掛上陣。但此時孫策的軍隊已經衝入營地中心,雙方短兵相接,混戰一團。
關羽手提那把寒光四射的青龍偃月刀,於混亂不堪的軍陣之中浴血奮戰著。隻見他身形矯健如虎,每一刀揮出都帶著千鈞之力,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與此同時,他銳利的目光不停地掃視著四周,急切地搜尋著孫策的身影,口中還不時高聲呼喊著指令,指揮著手下的將士們展開頑強的反擊。
然而,孫策又豈是等閑之輩?他早就對這場戰鬥做了精心的部署和安排。其麾下的軍隊訓練有素,彼此之間配合得天衣無縫。他們巧妙地運用戰術,迅速將關羽的人馬分割成數個部分,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盡管關羽勇猛異常,但終究雙拳難敵四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邊的戰友越來越少,而敵人卻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來。局勢變得越發危急起來,關羽的處境猶如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
正在此時遠方突然傳來一陣嘹亮激昂的號角聲。循聲望去,原來是劉表派大軍及時趕到增援。
孫策見狀,心中大喜。當即扯開嗓子大聲吼道:“兒郎們!狹路相逢勇者勝,隨我一起衝鋒陷陣,殺退敵軍!”話音未落,他便身先士卒地衝向了前方。
得到主將的激勵,孫策的士卒們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奮不顧身地向著關羽等人撲去。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麵對氣勢如虹的孫策、劉表聯軍,關羽縱然心中憤怒不已,卻也深知此刻想要輕易扭轉戰局並非易事。
他瞪大雙眼,宛如銅鈴一般,滿臉怒氣地橫刀立馬於戰場中央。此時的他渾身上下已經多處負傷,鮮血染紅了戰袍,但他依然毫無懼色,半步不退。
恰在此時,天空不知何時竟飄起了絲絲細雨。起初隻是零星幾點,很快便越下越大,細密的雨絲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籠罩住整個戰場。
雨水打落在地上,使得原本幹燥堅硬的土地逐漸變得泥濘濕滑起來。這突如其來的降雨,無疑給這場激烈的戰鬥又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
就在關羽逐漸處於下風、節節敗退之時,忽然間,隻聽得遠處喊殺聲四起,又一支氣勢洶洶的軍隊疾馳而來。
定睛一看,那領軍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魏延魏文長。隻見魏延身先士卒,率領部下猶如猛虎下山一般,以雷霆萬鈞之勢直直地衝入了敵軍陣營。
魏延手中的長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猛地一揮之下,瞬間便將擋在麵前的數個敵人挑飛開來。他口中大聲呼喊:“關將軍莫要驚慌,末將魏延前!”其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戰場。
關羽原本緊繃的麵容在見到援軍到來後,終於稍稍鬆弛下來,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欣慰之色。
魏延所率之軍行動迅猛異常,如一把利劍般迅速地衝破了敵軍設置的重重阻礙,成功地與關羽的隊伍順利會合。
此時,孫策和劉表組成的聯軍完全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一支生力軍突然殺至,頓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間整個陣營都陷入了混亂之中。而魏延則毫不猶豫地護在受傷的關羽身前,開始有條不紊地組織起反擊行動。
由於當天正好天降大雨,致使地麵變得泥濘不堪,這給雙方的作戰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魏延卻巧妙地利用了這一不利條件,指揮士兵們借著雨水和泥沼打亂敵方的陣形。
另一邊,孫策眼見局勢不妙,急忙試圖重新整頓自己的軍隊,想要再次發起攻擊。然而,魏延與關羽之間的配合可謂天衣無縫,兩人一個負責穩定己方軍心,鼓舞士氣;另一個則身先士卒,帶領將士們一次又一次地向敵方防線發起猛烈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