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亂作一團(2 / 2)

夏侯惇轉過頭來,目光落在了於禁身上,開口問道:“文則,這劉翊軍遭受羌人突襲,我們要不要出兵前去營救呢?”

於禁聽到夏侯惇的問話後,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緩緩說道:“元讓,原本我與曼城接受主公之命,目的在於牽製住劉翊的兵力。

然而由於羌人的突然出現,局勢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得不被調往抵禦羌人。如今沒有其他力量能夠牽製劉翊軍隊了,果不其然,正如主公所預料的那樣,他們已經參與到了關中之戰當中。

主公對下達的指令是堅守長安城,如果此時貿然出兵去救援劉翊軍,必然會導致城中防守兵力空虛。萬一在這個時候遭遇到羌人的伏擊或者攻城,我們豈不是有負主公重托?”

夏侯惇靜靜地聽完於禁條理清晰、絲絲入扣的分析之後,若有所思地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對於禁觀點的認同和肯定。

隨後,他緩緩抬起頭,深邃而堅毅的目光凝視著那遙遠的天際。與此同時,他的內心深處正苦苦思索著能夠有效應對當前困境的良策妙計。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典突然插話進來,隻見他神情凝重,語氣急切地說道:“元讓、文則,劉翊所率領軍恐怕很難抵擋住羌人的猛烈攻擊啊!畢竟他們此番前來,也是為了解救長安城所麵臨的危機。

如今,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身陷險境卻袖手旁觀,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呀!”

夏侯惇聽到李典這番話後,原本就緊緊皺起的眉頭此刻更是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

一方麵,他深知李典所說的句句屬實,不無道理。但另一方麵,他又肩負著守衛長安這座重要城池的重任,絕不能輕易地將其置於危險之中而不顧。

“可是,我們也不能冒進啊!”於禁說道,“若是因此丟了長安城,才是得不償失。”

“不如派出大量哨探,速速前去打探消息。”李典建議道。

夏侯惇沉思片刻,點頭道:“此法可行。”於是,夏侯惇迅速調集了一批精明強幹的哨探,派遣他們火速探明城外情況。

隨著哨探不斷傳回的消息,幾人才得知,城外通往羌人大營的必經之路上有萬餘羌人駐守。

進攻劉翊軍的羌人兵敗,在潰敗之時遇到前去救援的夏侯淵將軍,此時兩軍遭遇正在混戰。

三人聽聞消息後,麵色凝重地對當前局勢展開剖析。經過一番商議後,他們果斷做出決策:夏侯惇親自率領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采取迂回戰術,抄近道奔襲羌人的側翼。這個策略旨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讓沉穩老練的李典統率所部堅守長安城。確保長安城絕不能有絲毫閃失。李典深知責任重大,領命而去,積極部署防禦工事,嚴陣以待,以防敵軍趁機偷襲,乘虛而入。

而於禁,則肩負起組織後備軍的重任。他精心挑選兵員,籌備物資裝備,確保能及時接應前方作戰的夏侯惇部隊。

隨著夏侯惇一聲令下,騎兵們如同旋風一般疾馳而出,馬蹄聲響徹雲霄。羌人本就是潰敗之勢,又突然遇到夏侯淵,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便與之混戰在了一起。

混戰中的羌人根本未曾料到會有這樣一支奇兵從側翼殺來,一時間更是驚慌失措,亂成一鍋粥。

隻見夏侯惇一馬當先,手中長槍舞動如飛,寒光閃爍間,已有數名羌兵倒斃在地。他怒吼連連,勇不可當,身先士卒地衝入敵陣之中。身後的騎兵們也毫不示弱,緊跟其後,奮勇殺敵。

這場猶如雷霆萬鈞般突如其來的襲擊,羌人士氣大挫,被殺得丟盔卸甲,狼狽逃竄。夏侯惇、夏侯淵合兵一處乘勝追擊,不給羌人喘息之機。一路追擊,直逼羌族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