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風起長安(1 / 2)

劉翊對於郭嘉所言深以為然,畢竟當下羌人的勢力如日中天,若是選擇直接與其正麵對決,那無疑等同於替曹操擋了槍。

要知道,以曹操那赫赫有名的軍事才能,長安城又怎麼可能會缺乏足夠堅實的防禦力量呢?

更何況,曹操又豈會如此迅速地忘卻曾經兗州被敵軍偷襲大本營的慘痛經曆呢?隻要稍微深入思考一番便能明白這絕非事實。

事實上,在他親自統率大軍前去征伐韓遂之前,便已經暗中謀劃,唆使袁術、劉表以及劉璋等各路諸侯向自己發起猛烈的攻擊。

以此來分散和牽製住自己手中的兵力,使得自己根本無暇顧及他所占據的關中地區。

經過郭嘉這番鞭辟入裏的分析之後,劉翊洞悉了這其中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於是,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任命張郃擔任主將一職,而呂布和高順二人則出任副將。

緊接著,這支由六千名常規士兵以及兩千名身經百戰的背嵬軍、還有兩千名令人聞風喪膽的陷陣營共同組成的強大軍隊,總計一萬餘人馬浩浩蕩蕩地向著長安進發。

與此同時,郝昭則帶領著另外九千名士卒負責防守藍田一帶,以防備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且說那於禁與李典二人一路倉皇逃回長安城之後,來不及歇息片刻,趕忙奔向夏侯惇所在之處,並將所遇羌人之具體狀況一五一十地向其詳細彙報。

值得慶幸的是,這夏侯惇著實深謀遠慮、未雨綢繆,早在許久之前就已然開始著手在長安城中部署各類防備工事,以防萬一。

沒過多久,三萬餘人的羌人大軍如潮水一般洶湧而至,抵達了長安城下。隻見那為首的羌人將領抬頭望著眼前這座高聳的長安城牆,再瞧瞧城牆上那些裝備精良、嚴陣以待的守軍將士們,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不迭。

他深知憑借自己手下僅僅三萬多人馬的兵力,妄圖攻破如此堅不可摧的長安城,無疑是異想天開、癡人說夢之舉。

然而,這羌人將領也絕非等閑之輩,他很快便冷靜下來,迅速做出決斷。一方麵,他當機立斷派出使者快馬加鞭地趕往漢陽,去向他們的元帥越吉稟報當下戰況。

另一方麵,則又遣人疾馳向北地郡,旨在協調另一支規模龐大的大軍能夠盡快趕赴長安城下,以增強己方的實力,從而增加攻克長安城的勝算。

就在此時,那位威風凜凜的羌人將領大手一揮,高聲下達命令:“全軍聽令,在此處安營紮寨!”

他那雄渾有力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原野之上,士兵們聞令而動,迅速行動起來,開始搭建營帳、布置防禦工事等一係列工作。

而這位謹慎的將領並未有絲毫鬆懈,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嚴密地防備著長安城中的曹軍可能會趁著他們安營紮寨之機發動突然襲擊。

時光匆匆流逝,數日過去了,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羌人的軍隊竟然一直按兵不動,遲遲未對長安城發起攻擊,甚至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未曾嚐試過。

他們似乎並不急於攻城略地,而是整日忙碌於打造各種攻城所需的器械。

與此同時,此前前往掠奪安定的另一支羌人大軍也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長安城下。

刹那間,原本就已經頗具規模的羌人軍隊更是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和壯大。據粗略估計,此刻圍困長安的羌人兵力已然達到了驚人的八萬之多。

此外,還有從安定地區擄掠而來的兩萬餘名無辜漢人。這些漢人被羌人當作盾牌和炮灰,處境極為悲慘。